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3篇
  免费   129篇
公路运输   372篇
综合类   868篇
水路运输   144篇
铁路运输   215篇
综合运输   4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交通网络设计问题中较为关键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准确合理的反映网络用户 出行行为,符合实际的行为描述有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已有文献在用户均衡基础 上对网络设计问题做出研究,假设所有用户均为风险中性的,忽略了出行时间不确定性给 网络设计决策带来的差异性影响.本文在随机路段能力导致的不确定环境下,引入期望出 行时间(MTT)、出行时间预算(TTB)和 α -可靠性的平均额外行程时间(METT),并采用 数据结果对比分析不同用户均衡模式(DUE、DRUE、METTUE)对网络设计问题决策的 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路段能力随机变化程度下,考虑用户出行时间的不确定性因 素,较传统用户均衡更贴近现实,同时也为网络设计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992.
城市干道旅行时间预测是实时交通运营管理与交通诱导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出行者的重要需求.文中分析了济南市经十路采集的真实数据,研究发现了交通需求和旅行时间在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同时段具有较大差异、全天具有显著早晚高峰、以及工作日同时段具有相似性及波动性等特征.基于该类特性,分别改进了适用于周期性数据的卡尔曼滤波和波动性的人工神经网络2类预测模型.提出了组合预测算法,将基于历史同时段数据的卡尔曼滤波算法的预测值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利用历史天和临近时刻的可用数据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3.8 km的信号控制干道上,组合预测模型平均误差低于0.9 min,误差超过2 min的概率低于4%,其预测性能可满足实时的交通需求.   相似文献   
993.
从公交行程时间可靠性入手,深入分析了公交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定义、计算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公交车辆行程时间可靠性特征分析,建立了考虑公交专用道情况下的车辆行程时间可靠性概念模型,并运用仿真软件Vissim对不同影响参数下公交专用道条件下的车辆行程时间概念模型进行了验证,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可以对公交优先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基于单一数据源、利用卡尔曼滤波理论建立行程时间预测模型存在的不足,采用多源数据进行行程时间预测以提高精度。浮动车、固定检测器是常用的交通信息采集方法,在信息种类、数据精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因此,选择2种检测器的实时交通数据作为模型输入参数。利用卡尔曼滤波理论,以流量、占有率、行程时间作为输入量构成参数矩阵,建立城市道路网络行程时间预测模型。并通过Vissim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多源数据的行程时间预测模型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5.45%,其精度比单独采用固定检测器检测数据预测提高了14.4%,比单独采用浮动车数据预测提高了7.5%。   相似文献   
995.
深入解析公交信息对居民公交出行意愿的影响机理,是合理规划城市公交出行信息环境的理论基础,对于城市交通管理以及交通拥堵的缓解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3个基本变量的基础上加入公交信息、出行经验、个人属性等变量,对计划行为理论加以改进,利用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建立公交信息条件下的公交出行意愿模型。以南京市居民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确定了各变量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它们对公交出行意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公交信息对公交出行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变量有直接显著影响,且为正向关系,影响系数分别为0.533、0.451和0.576;公交信息会对公交出行意愿产生间接影响,影响总效应为0.92,说明高质量的公交信息可以提升公交吸引力,增强居民的公交出行意愿。   相似文献   
996.
基于综合距离指标的单船穿越冲突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监控单船穿越船舶流水域的交通风险,在考虑单船穿越动态过程和多关联对象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综合距离指标测量单船穿越冲突,并根据综合距离指标与冲突之间的反比关系,建立了单船穿越冲突测量模型;将基于专家问卷数据85%位累计频率分析得出的综合距离指标判定标准与相应情形下综合距离指标实测数据的95%概率区间进行比较,得到了轻微、中等、严重3种单船穿越冲突程度的判定标准.研究结果表明:该测量模型准确反映了综合距离指标中3个参数对单船穿越冲突的影响, 3个参数同时增大时交通冲突值减小,任意1个参数值减小时交通冲突值增大;本文的判定标准适用于内河水域能见度为0.8~6.0 n mile、船舶长度60~180 m、航速3~13 kn、忽略风流浪影响的情形.   相似文献   
997.
为准确描述随机路网环境下出行者规避行程时间不确定风险的择路行为,推导了通勤者需求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和路段通行能力服从贝塔分布条件下计算期望-超额行程时间的计算公式,并在考虑出行者对行程时间的估计误差和路网服务水平对交通需求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用等价变分不等式表示的多用户弹性随机期望-超额用户平衡模型.算例结果表明:随着需求水平波动程度和路段通行能力退化程度的加剧,当需求方差-均值比从0.5增至2.0、贝塔分布参数(l和m)从90和10变为10和10时,通勤者和非通勤者期望最小理解期望-超额行程时间分别增加了48.5%和99.2%.  相似文献   
998.
在分析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布局和居民出行行为方式的基础上,提出需要从调控机动化的合理进程与水平的角度,考虑建立在交通行为分析基础上的以公交为主体的多方式出行服务链,社区公交是构建这一模式的重要方式.从市场细分的角度来看,很多社区的公交线路布设缺乏与轨道交通衔接的线路,存在对公交服务水平尤其是舒适度需求较高人群细分需求尚未满足.从出行服务链的角度来看,合理的社区公交线路设计可以促使街区吸引力的提升,内部出行链结构节点增加,街区活动节点的吸引强度增加并更为均衡.最后应用非集计模型SP调查数据进行计算,对社区公交的客流需求和线网布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9.
为实现智能车辆的自适应巡航功能,基于车速跟踪及PID控制理论设计了具有上下两层结构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下层控制器根据上层控制器计算出的期望车速对节气门开度和制动力矩进行协调控制.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前提下简化了算法.多种工况下的仿真实验表明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00.
高速公路夜间的交通事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白天。对长松高速公路实验路段按照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值进行分类,通过实地行车实验,得到不同行驶速度下白天和夜间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的识别距离数据。结果表明,驾驶员的昼夜识别距离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加而降低,曲线路段夜间对驾驶员的识别距离影响较白天显著,在曲线路段不同行驶速度下的夜间识别距离均小于白天。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制定夜间车速限制标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