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52篇
综合类   52篇
水路运输   51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城市地面道路流量采集设备布设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基于交叉口进口车道转弯比例的流量分配方法为理论基础,对道路流量采集系统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了“封闭环”式的交叉口检测线圈布设方案,给出了“封闭环”边界道路的选择原则。针对一次性建设费用过大问题,建议进行分期建设,给出了建设初期边界道路上线圈布设点的选择原则。最后给出了“封闭环”边界道路上无检测线圈点流量推算的递推模型,以弥补系统运行初期线圈布设不足的缺陷。  相似文献   
42.
有限水域内掉头时船舶运动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坪  阎伟  詹海东 《中国航海》2007,(2):17-20,33
大型船舶在港内狭窄水域掉头是一项高难度的航海作业,船舶操纵人员必须了解被操纵船舶的旋回运动规律、船舶主机不同工况下的运动速度、拖轮的动力状况及港内水域的水文气象条件等。在实际的操纵过程中,驾引人员应随时掌握船舶的自身动力和船舶在缆绳、拖轮和潮流等外力作用下船舶的运动趋势,审时度势确保船舶在狭窄水域内安全掉头。通过举例说明,结合相关理论与规律在引航实践中的运用,指出了船舶安全掉头操纵作业技术要领和应该注意的一些要点和事项。  相似文献   
43.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高峰时段客流量大、客流空间分布不均衡导致的供需能力不匹配和车站大客流组织安全压力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大小交路开行方案与多站联合限流相结合的运输组织协同优化方法. 该方法考虑客流安全容量、列车运行时间和大小交路开行等约束,建立了以乘客出行成本、企业运营成本和各站上车比例方差和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设计嵌套人工蜂群算法求解. 以某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适用性,并对小交路列车开行频率和多目标的权重系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输送乘客人数相当的情况下,能有效节省企业运营成本,并提高乘客出行公平性,有效缓解大客流车站的客流组织压力.  相似文献   
44.
针对大尺度薄板分段刚性较弱的问题,分析薄板翻身的工艺,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翻身装置本体及吊梁在各种工况下的强度,结合邮轮薄板分段的结构特征,设计翻身专业装置的垫块和限位器.  相似文献   
45.
袁海庆  李盛 《中南公路工程》2006,31(6):16-18,73
以恩施州平地坝转体拱桥为背景,以处于脱离支架状态的半跨转动体系为分析对象,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结构进行静力分析,从拱肋线形,拉索索力,关键部位应力及整体稳定安全系数几个方面对结构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6.
拱泥机器人原理样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一台拱泥机器人原理样机,针对洪泥机器人在泥土环境中前进时转向阻力矩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简单灵活的转向机构,采用充气胶囊作为支撑,提高了蠕动爬行机构的驱动能力。提出了拱泥机器人传感器检测系统的方案,解决了拱泥机器人水下位姿的检测问题,进行了原理样机控制系统设计和作业流程设计。最后在实验室环境中完成了原理样机的蠕动爬行实验,验证了总体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7.
从分析最小喂梁长度与曲线半径及双梁式架桥机后机臂长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出发 ,通过采取拨道和预偏装等措施局部扩大曲线半径 ,满足喂梁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48.
该文介绍了大岩洞大桥平转施工工艺设计,对转动体系进行了静力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转体施工提出了控制指标和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49.
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为五跨连续钢桁梁三索面斜拉桥,钢桁梁采用板桁结合形式,由3片主桁、上层正交异性公路板式桥面、下层正交异性铁路钢箱桥面及横联构成。钢桁梁采用整体焊接式桁片结构,每2个节间的主桁上、下弦杆,斜杆,竖杆通过整体节点焊接成桁片上桥安装。为验证制造工艺和精度并指导实桥施工,选取3.5个连续节间钢桁梁在工厂内一次完成立体试拼装。由于主桁桁片采用水平拼装制作工艺,采用800 t龙门吊机2×200 t吊钩提升加横移对桁片进行90°转体翻身后试拼装。试拼装过程中设置了抗推拉刚性斜撑增强桁片与铁路桥面的稳定性;在斜杆件加垫片,通过调整间隙控制桥梁预拱度。试拼装过程中设置了测量控制网,检测结果满足设计和验收标准,达到了立体试拼装目的。  相似文献   
50.
研究了一种四轮转向与铰接车架组合的主副车模式运梁车的结构形式,并对该形式运梁车的转向工况进行分析,得出了具有最小转弯半径的工况及确定方法和最小转弯半径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最小转弯半径工况的方法能够更好地确定最小转弯半径,可为具有同类结构的运梁车最小转弯半径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