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141篇
综合类   129篇
水路运输   123篇
铁路运输   67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为了有效解决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易干缩开裂的问题,选用柔性聚丙烯纤维和高弹性玻璃纤维为试验纤维,在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及相同配合比的条件下,进行了二灰碎石掺加纤维的干缩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加聚丙烯纤维时,当体积掺量为1.6‰时,试件的干缩应变与平均干缩系数达到最小值;掺加玻璃纤维时,最佳掺量为0.5‰,此时对二灰碎石的干缩性能改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92.
电流速率保护取代城轨供电系统双边联跳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目前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设置双边联跳保护的目的,从保护需求、运行可靠度及投入费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探讨。提出电流速率保护取代双边联跳保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93.
王立洋 《中国造船》2007,48(B11):412-420
利用Eulerian方法,结合RSM湍流模型,对旋流器内部的液/固多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分离效率与液相分流比和旋流器锥体高度、柱体高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用于室内实验的液/固旋流器,并进行了水/砂、油/砂分离实验,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很好,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实验研究了入口流速、油水比例和旋流器级数对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影响。此外,根据量纲分析得到了一定Re数范围内分离效率η与Stk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394.
论述了在隐蔽地区用两颗GPS卫星进行变形监测的原理。经模拟测试 ,验证了其原理是正确的。最后介绍了用两颗GPS卫星进行变形监测的观测纲要  相似文献   
395.
通过南京治江工程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 (包括模型试验 ) ,提出了根据不同汊道长度比确定最有效治理方法的论点。当两汊道长度相差不大时 ,稳定上游河势是最有效的 ;当两汊道长度相差较大时 ,稳定洲头是最有效的。最后提出采用参数Σ Q2 T(Q≥ 45 0 0 0 )作为判断江流冲刷强度的主要指标 ,可以对南京河段江岸冲刷和崩塌的可能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96.
结合双洞双向8车道大跨度公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从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对3个备选方案进行了比较,并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了定量化评价,推荐采用暗挖分离式小净距隧道方案,可以在确保隧道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397.
船舶水弹性力学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舶水弹性力学理论在过去近三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三维水弹性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流固耦合问题中。全面地回顾了国内外船舶水弹性力学理论及试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将水弹性力学理论分为二维线性、三维线性、二维非线性、三维非线性等几类,以波浪中航行船舶的水弹性力学理论研究与应用为重点,依次进行了介绍。在船舶水弹性试验方面,着重介绍了国内在整体弹性船模试验研究中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398.
介绍了德国萨尔布吕肯市采用的双系统低地板城轨车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399.
基于ESO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的需要,对三维结构的多频率优化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多频优化模型,导出了结构多频率优化灵敏度公式, 给出了优化迭代步骤和衡量优化效率的性能指标,并采用灵敏度重分析技术减少了计算工作量.给出的算例显示了本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00.
目的初步建立并优化用于脊髓组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建立胎鼠与成鼠脊髓蛋白质组图谱,并对两者的差异进行比较,从整体水平上探究成鼠脊髓丧失再生能力的蛋白质基础。方法以大鼠脊髓为研究对象,应用以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为第一向、均一水平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为第二向的双向电泳体系,对样品制备、电泳参数、染色等技术环节中影响双向电泳分辨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一系列的优化。采用ImageMaster 2D Elite图像分析软件对获得的胎鼠与成鼠脊髓蛋白质组2-DE图谱进行图像分析,比较两者在蛋白质组表达上的差异。结果在此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获得了质量较好的脊髓组织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胎鼠脊髓蛋白质组图谱经图像分析后,可检测到838个蛋白点,成鼠脊髓蛋白质组图谱可检测到847个蛋白点。对胎鼠与成鼠脊髓蛋白质组匹配差示图谱的分析发现,两者间存在813个差示蛋白。结论通过对各种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了脊髓组织2-DE技术。对胎鼠与成鼠脊髓蛋白质组的比较发现,两者存在明显差异。胎鼠与成鼠脊髓蛋白质组差示图谱的建立,为进一步筛选、鉴定与脊髓再生能力丧失有关的蛋白,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