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8篇
  免费   47篇
公路运输   349篇
综合类   722篇
水路运输   320篇
铁路运输   252篇
综合运输   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1.
赵金成 《汽车电器》2010,(8):41-41,43
分析CNG双燃料汽车油气转换控制器损坏后维修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12.
以某特大跨径桁架加劲梁悬索桥为例,利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探讨研究桥面板中央开槽孔、加裙板、气动翼扳等各种气动控制措施对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桥面板中央开槽、设置裙板、气动翼板都能够使桁架加劲梁桥颤振稳定性得到改善,但是都不能使各个攻角下的颤振临界风速都有所提高。气动翼板和桥面板中央开槽组合气动措施,且气动翼板的安装位置在桁架加劲梁弦杆,是最优化气动措施组合,可为类似大跨度桁架加劲梁桥抗风设计做参考。  相似文献   
913.
为估计数据集的聚类数目及获得较好的聚类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关联测度的分裂式层次聚类算法.该算法用灰关联测度衡量数据对象之间的相似程度,以基于密度扩展的方式自顶向下分裂成不同层次的数据集划分;然后,根据灰关联测度定义聚类有效性指标;最后将有效性指标曲线极值点对应的聚类划分用于估计最佳聚类数目.实际数据和合成数据集的实验表明,与FCM聚类相比,该算法的聚类正确率平均提高3.7%,并且能够识别任意形状的簇.  相似文献   
914.
针对重庆市交通行业的市场制度建设现状进行深入的总结分析,并结合当前重庆交通行业管理运作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交通基础设施养护领域、交通运输领域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提出相关改革的政策措施建议,对于重庆交通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15.
李玲丽 《交通标准化》2010,(13):158-160
视距是公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基于视距的相关概念,针对不同道路视距不足的情况,提出相应的视距保证措施,对公路安全运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16.
影响结构砼外观的质量因素较多,为保证砼一次性施工拆模后,结构外观线条顺滑、表面平整光洁、色泽自然、均匀一致,从模板的控制安装、混凝土的配合比、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和拆模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砼外观质量控制的工艺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7.
钟永坤 《交通标准化》2010,(13):222-225
柴河大桥工程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单件重量大、数量多,且地处山区,施工中采用一台70t汽车吊和一台80t履带吊进行箱梁架设。介绍其预制场布置、运输与安装安排、吊车移动与安装就位等主要的吊装方法与安全技术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18.
梁洪国  李明 《交通标准化》2010,(17):222-225
喀喇昆仑公路是我国连接南亚次大陆最重要的陆路运输线。经过十几年施工建设通车后,却因地质灾害破坏严重无法正常通车。调查研究发现,喀喇昆仑公路沿线自然和地质环境较差,灾害类型多,分布广,规模大,对此提出相应措施,有助于保证公路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19.
疲劳驾驶与交通事故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疲劳驾驶事故中驾驶人特征、事故时段分布及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主要成因,研究了疲劳驾驶对操作行为的影响和驾驶人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疲劳驾驶预防对策。分析结果表明:30岁以下男驾驶人、3年以下驾龄和10年左右驾龄的驾驶人是疲劳驾驶事故的高发群体;2:00~6:00与15:00~16:00是疲劳驾驶事故的高发时段;高速公路上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比例远高于普通公路;疲劳驾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长时间驾驶、睡眠不足或质量差、生理节律、驾驶人因素等。通过保证驾驶人有充足的睡眠与短暂休息,合理安排行车时间及使用疲劳预警装置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疲劳的产生,减少疲劳驾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0.
对水泥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产生的原因.根据不同裂缝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为混凝土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裂缝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