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6篇
  免费   1346篇
公路运输   4318篇
综合类   4268篇
水路运输   139篇
铁路运输   2864篇
综合运输   333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506篇
  2020年   498篇
  2019年   392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361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489篇
  2014年   799篇
  2013年   683篇
  2012年   899篇
  2011年   1062篇
  2010年   792篇
  2009年   620篇
  2008年   772篇
  2007年   874篇
  2006年   688篇
  2005年   427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内外温差对明挖隧道主体结构内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挖隧道内外温差会使其衬砌结构产生附加应力,严重时会使隧道轴线方向的衬砌产生环向裂缝。通过对温度进行现场监测,获得工程实际内外温差,对其规律进行简要分析并将其作为有限元计算的温度边界条件;采用ANSYS进行有限元计算,考虑明挖隧道主体结构修建完成和回填完成两个阶段,对隧道内部温度低于外部温度、隧道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以及无温差3种工况进行分析,得出温差对隧道结构应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02.
随着市政道路桥梁检测要求的不断提高,检测数据分析和应用深度也随之提高,如何让检测数据更加有效、更加生动的反应道路桥梁的技术状况,成为了越来越多使用单位的基本诉求.针对这一现象,论文介绍了道路桥梁检测数据与BIM技术结合的基本路径,分析阐述了道路桥梁检测数据的主要内容及应用方面的不足,重点研究了如何以BIM信息模型作为检测数据载体的实施方法,归纳了哪些检测数据更加迫切的需要导入到BIM模型中,并通过分析各方单位的不同需求,对使用BIM模型中检测数据的应用场景提出了实施方案,为BIM信息模型的建设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03.
虽然各城市的财政状况及轨道交通企业体制存在一些差异,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本身的特性,大部分项目都面临着资本金不足、还本付息压力巨大、运营收支无法匹配等问题。从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财务方面的现状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投融资、成本控制、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具体实施建议:减轻轨道交通企业债务成本,采取措施降低运营企业的成本负担,给予轨道交通企业必要的税费优惠政策,建立合理的票价调整机制,实现轨道交通企业收入来源多样化,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  相似文献   
904.
深入开展沥青材料环境影响规律研究,是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污染防治和绿色交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热拌沥青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释放量小、组分复杂且材料来源和环境因素依赖性强等难以定量表征的科学问题,开展包括不同沥青材料间VOCs公共组分、特有组分和超微量组分的VOCs全组分的特征研究。综合共计80种沥青材料的VOCs组分特征,提出并定义沥青材料VOCs的指纹组分。基于指纹组分的释放量-色谱峰面积的绘制,分别构建沥青材料VOCs中单一组分释放量和VOCs释放总量的计算方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沥青材料的VOCs释放差异显著,其组分信息和对应释放量均存在很强的原材料来源依赖性;沥青VOCs的指纹组分具有色谱峰面积大、组分纯、毒性强等特点,包括2-甲基戊烷、正己烷、3-甲基己烷、庚烷、2-甲基庚烷、丙酮、甲基丙烯醛、正丁醛、异戊醛、苯、甲苯和二硫化碳这12种物质;该系列指纹组分能够用于沥青材料VOCs的单一组分释放量和总释放量的快速准确分析;70A沥青、70B沥青、90A沥青、90B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在160℃加热条件下的VOCs释放总量分别为4.42,3.32,2.52,2.29,1.88 μg·g-1,其中指纹组分的总释放量分别为3.00,2.33,2.01,1.75,1.44 μg·g-1;70号沥青中释放量最多的物质包括正己烷、2-甲基戊烷和庚烷,其释放量均大于0.40 μg·g-1;90号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中,释放最多的物质为正丁醛,其中90A沥青中正丁醛的释放量高达0.76 μg·g-1。  相似文献   
905.
906.
音乐与其所处文化背景构成的共生关系,是一种普遍而又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而本土音乐与城市特定人群音乐活动之间的关系更以其特殊的文化形态,成为音乐社会学切入社会微观领域观测音乐与社会互动的重要角度。本文以甘肃省为例,探悉本土音乐与城镇老龄群体音乐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镜像,观测当前本土音乐的存在现状及其文化变迁,进而为城市音乐文化研究提供一份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07.
针对桂林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的问题,采崩系统工程的方法对桂林市交通事故多发现象进行因果关系分析。以此为基础,借鉴香港的道路交通经验,并结合桂林市的实际,提出桂林市道路交通安全改善策略。运用高科技提高道路监管水平;加强管理,提高汽车安全性能;提高道路规划设计水平,改善道路条件;创造交通安全文化,提高人们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908.
为分析多元化售票渠道下旅客购票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交互特征,解析了多渠道情境下旅客购票过程的 3个阶段,辨识了旅客购票的 3类典型模式;运用协同进化分析思想,建立了购票模式与渠道关联选择的协同进化 Logit模型;基于道路客运联网售票信息系统数据,进行了模型的实证应用,分析了特征变量对旅客购票选择行为的影响,揭示了渠道与模式间关联选择行为特征.研究表明:性别,年龄,提前购票时间,出行时间,出行里程,发车频率等因素对旅客购票行为有显著影响;旅客购票模式和渠道选择间存在相关性,某一决策选择受另一决策结果的影响;考虑两者的交互作用有助于提高分析预测精度,2类决策模型的精度分别提高了5.98%和5.72%.  相似文献   
909.
结合时代特征,从当前城市交通矛盾的两个主要方面——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展开分析,以解决目前特大、大型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910.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he diurnal dynamics of joint activity participation in a small city in Pennsylvania, USA, using behavioral data and an inventory of business establishments. We account for the variation caused by the collective impact of social, temporal and spatial choices of individuals to produce predicted space–time visualizations of activity participation. The focus is on how social contexts of an activity impact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activity locations and how this impact varies depending on activity types. A comparison across activity types and social interaction types is made among spatial patterns during a day. The CentreSIM dataset, which is a household-based activity diary survey collected in Centre County (Pennsylvania, USA) in 2003, provides very detailed social interaction information enabling the analysis of social, spatial and temporal aspects of activity participation. In this paper we use this information to develop a spatio-temporal interpolation method and demonstration based on kriging. In this way, we extract the dynamic social taxonomy of places from the behavioral information in the dataset and suggest how urban and transportation models can be informed from the dynamics of places by observing “what is taking place” (activities being pursued in the context of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what exists” (business establishments) or “what is available” (businesses that are open). The method here can also be used to improve the design of urban environments (e.g., filling gaps in desired activity locations), manage specific places (e.g., extending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times of businesses), study transportation policies that are sensitive to time of day (e.g., pricing of parking to discourage crowding and traffic congestion), and modeling of spatio-temporal decisions of social activities in travel demand models (e.g.,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l specific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the space in which behavioral models are appl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