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16篇 |
免费 | 198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990篇 |
综合类 | 7018篇 |
水路运输 | 994篇 |
铁路运输 | 3783篇 |
综合运输 | 8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3篇 |
2023年 | 238篇 |
2022年 | 506篇 |
2021年 | 738篇 |
2020年 | 689篇 |
2019年 | 494篇 |
2018年 | 442篇 |
2017年 | 578篇 |
2016年 | 635篇 |
2015年 | 774篇 |
2014年 | 1197篇 |
2013年 | 1102篇 |
2012年 | 1275篇 |
2011年 | 1489篇 |
2010年 | 1171篇 |
2009年 | 1025篇 |
2008年 | 1058篇 |
2007年 | 1161篇 |
2006年 | 1064篇 |
2005年 | 618篇 |
2004年 | 397篇 |
2003年 | 254篇 |
2002年 | 140篇 |
2001年 | 194篇 |
2000年 | 67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吴四二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3,(3):107-109
从首列车试验的需求出发,阐述首列车试验的分类、内容和程序,并对首列车试验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对地铁公司首列车的试验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述模拟法人的概念和体制优势,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运营部门建立模拟法人管理体制“合理授权”与“战略管控”相结合的总体思路,详细阐述了“授权与明职”、“推行战略预算管控”、“开展关键绩效考评”的实施方法和操作流程,最后指出了保障实施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重点围绕城市轨道交通国产MTC-I型列车控制系统(CBTC)独立第三方安全评估与认证工作,阐述了信号安全攸关系统的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安全完整度等级、安全认证类型、风险评价原则等概念与定义。基于安全认证、系统生命周期、安全保障架构、项目风险管理、安全审核与评估等具体内容描述了MTC—I型CBTC系统通用产品安全认证实践过程。对建立我国城轨交通行业发展的安全认证体系、实施策略以及风险管控原则等安全认证要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正贵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2,(4):74-76
依据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体系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于评价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了系统分析。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铁运营安全BP神经网络模型,系统提出了地铁运营安全BP神经网络的评价理论及其案例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践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计算结果合理、精度较高,在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中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发生出发晚点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初始晚点时间利用运行图缓冲时间进行运行调整的策略。该策略旨在尽量避免连带晚点,并使所有受影响列车尽快恢复正点运行。最后建立了列车运行图的实时调整模型,并运用仿真软件对策略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陈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20(5)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的运行特点,基于列车有效取流长度,分析了可能存在的接触轨故障情况,详细描述了应急组织及实施方案,并研究了抢修过程中的难题,初步构建了接触轨故障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框架,为今后运营出现该类故障的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GYK型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的组成及主要功能,该设备实现了对轨道车运行的安全监控,能够记录、保存、转储运行数据和语音数据并加以分析,加强了轨道车行车安全的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通行信号链的列车运行控制移动闭塞系统(SCBTC-MAS),可作为一个独立监测系统与现有列车运行控制系统(TBTC或CBTC)并联运行,为列车运行提供一个"双保险"机制。SCBTC-MAS具有精确、实时的轨道占用检测及闭塞控制能力,令列车在信号系统故障、列车定位失效、人为操作错误情况下,仍可有效避免相撞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
Neighborhood services,trip purpose,and tour-based travel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ommunities are increasingly looking to land use planning strategies to reduce drive-alone travel. Many planning efforts aim to develop neighborhoods with higher levels of accessibility that will allow residents to shop closer to home and drive fewer miles.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accessible land use patterns relate to household travel behavior,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describes the typical range of services available in areas with high neighborhood accessibility. It explains how trip-based travel analysis is limited because it does not consider the linked (chained) nature of most travel. The second section describes a framework that provides a more behavioral understanding of household travel. This framework highlights travel tours, the sequence of trips that begin and end at home, as the basic unit of analysis. The paper offers a typology of travel tours to account for different travel purposes; by doing so, this typology helps understand tours relative to the range of services typically offered in accessible neighborhoods. The final section empirically analyz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tour type and neighborhood access using detailed travel data from the Central Puget Sound region (Seattle, Washington). Households living in areas with higher levels of neighborhood access are found to complete more tours and make fewer stops per tour. They make more simple tours (out and back) for work and maintenance (personal, appointment, and shopping) trip purposes bu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the frequency of other types of tours. While they travel shorter distances for maintenance-type errands, a large portion of their maintenance travel is still pursued outside the neighborhood.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while higher levels of neighborhood access influences travel tours, it does not spur households to complete the bulk of their errands close to hom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