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08篇 |
免费 | 185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379篇 |
综合类 | 2344篇 |
水路运输 | 37篇 |
铁路运输 | 3285篇 |
综合运输 | 12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9篇 |
2024年 | 214篇 |
2023年 | 223篇 |
2022年 | 266篇 |
2021年 | 391篇 |
2020年 | 402篇 |
2019年 | 308篇 |
2018年 | 199篇 |
2017年 | 352篇 |
2016年 | 352篇 |
2015年 | 389篇 |
2014年 | 417篇 |
2013年 | 394篇 |
2012年 | 485篇 |
2011年 | 524篇 |
2010年 | 367篇 |
2009年 | 235篇 |
2008年 | 268篇 |
2007年 | 317篇 |
2006年 | 309篇 |
2005年 | 222篇 |
2004年 | 151篇 |
2003年 | 79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发生出发晚点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初始晚点时间利用运行图缓冲时间进行运行调整的策略。该策略旨在尽量避免连带晚点,并使所有受影响列车尽快恢复正点运行。最后建立了列车运行图的实时调整模型,并运用仿真软件对策略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42.
城市轨道交通车载超级电容的优化配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俭朴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20(3)
从功率、容量及最优的放电深度等方面研究了满足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载超级电容理论及优化配置。通过超级电容能量存储配置方法的理论分析,得出电容装置最小的电容总数及电容最优的放电深度的算法。在满足能量存储的条件下应使电容总数最小。算例分析表明,超级电容储能装置的电容设备不仅要考虑功率和容量的要求,还要考虑电容的配置和放电深度。 相似文献
843.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排班计划是在给定运行图的基础上制定乘务人员的工作计划,其优劣程度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和成本具有显著影响。目前有关乘务排班计划的评价方法方面还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班次间的均衡程度和方案的费用大小这三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乘务排班计划进行评价,之后采用熵权法确定综合权重来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对三个实际方案进行了案例分析,验证了乘务排班计划方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44.
以西安地铁4号线为例,基于线路设施和断面客流特征条件,提出了行车组织的优化方法。根据车站条件进行折返适宜度分析以确定小交路区段,分别以乘客服务水平最高和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并考虑一定的约束条件构建目标函数,结合Rail Sys软件仿真得到的线路拓扑结构确定了不同交路区段下的列车运行时分及速度,据此标定了模型参数。建立了多目标函数,并利用基于隶属度的算法得到了模糊最优解,求解出大小交路的列车编组数量及行车间隔,给出高峰时段的行车方案。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和原设计方案相比,优化方案在满足乘客需求的同时可有效节约运营成本,并显著提高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衡状态下的线路断面满载率。 相似文献
845.
孙陈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20(5)
根据在地铁供电系统综合联调项目中的实际经验,结合《地铁设计规范》和线路开通试运营专家评审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联调项目及其实现方式,包括电力监控(PSCADA)子系统功能测试、直流牵引供电能力测试、交流降压负荷能力测试、主变电所支援供电能力测试以及牵引网钢轨回路阻抗测试。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846.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参数化三维建模软件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铁柱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20(5)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站台门得到广泛运用,其设计工作量以及业主对站台门BIM(建筑信息模型)设计需求与日俱增。为了提高设计质量与效率,研究站台门系统结构组成、安装设计工艺与模型特征参数,利用遍历命名技术与基于模型特征化的三维设计技术,开发了站台门参数化三维建模软件。实现了站台门参数化建模和自动装配,提供了可视化模型,并在5 min内响应设计方案,为站台门BIM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47.
陈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20(5)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的运行特点,基于列车有效取流长度,分析了可能存在的接触轨故障情况,详细描述了应急组织及实施方案,并研究了抢修过程中的难题,初步构建了接触轨故障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框架,为今后运营出现该类故障的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48.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委外维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组成与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20(6)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委外维护信息化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车站机电设备维护维修及相关人员管理的水平和质量。该系统主要包括合同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计划性维修、报修管理、巡检管理、项目管理和设备评价等模块。分析了各模块的工作流程、作业特点及控制要点。并通过试点应用对该系统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49.
通过对青岛市地区气象条件和轨道交通11号线运营需求技术分析,结合其他城市变频车辆空调运营的实际情况,以及变频车辆空调可变制冷量、除湿控制、节能舒适的技术特点,对青岛轨道交通运营车辆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提出了在青岛地区采用变频热泵车辆空调来满足青岛海洋性气候,实现轨道交通车辆绿色、智能、舒适的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850.
在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隧道内采用III型轨道减振器扣件、中量级钢弹簧浮置板道床以及重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等3种减振措施的代表断面上,采用落锤法测量钢轨、轨枕、道床及隧道侧壁测点的振动时域信号,计算得到各断面上测点的传递函数,并评价分析了这3种减振措施的性能。选取对列车振动较敏感的轨道下穿居民小区路段进行地面振动测试,分析了地下列车运行对居民生活的振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苏州轨道交通所采取的大埋深及重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等减振措施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