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85篇
综合类   82篇
水路运输   80篇
铁路运输   48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51.
对于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基于泊位共享的理念充分挖掘现有私人或者专用停车位资源以供社会车辆停放的方法成为一种新的思路.由于共享车位可利用的停车时段通常具有严格的时间窗约束和片段化特征,导致共享车位资源在实际运营中难以得到高效利用.本文旨在通过设计优化配置算法,以提高共享泊位利用率为目标,将居住区泊位拥有者愿意出租的停车时段与停车需求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共享车位的高效利用.首先,基于具有颜色约束的加权顶点着色问题,建立共享车位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其次,针对以上NP-C问题,分析蚁群算法的路径选择及信息素更新策略并设计求解算法;最后,根据居住区泊位空闲特性设计仿真实验,并与"先到先服务"的停车位资源配置方法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可以将泊位利用时长提高11.82%.  相似文献   
252.
考虑线路输送能力利用的空间不均衡性,建立以线路输送能力利用率最大化、上线车组数和乘客出行费用最小化为目标,以交路形式、发车频率、列车编组为决策变量的多交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设计线性加权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求解算法.结合算例,对比单一交路、嵌套交路和衔接交路最优开行方案下的列车运行效果及在不同客流特征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以输送能力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能够有效提升线路输送能力利用率及其空间均衡性,符合乘客和企业的共同利益;对于单峰型客流集中线路,保持最大客流断面位置及取值不变,当单峰内客流需求比例超过30%时,适宜开行多交路列车.  相似文献   
253.
利用高速铁路车站列车到达进路冲突关系和进路分段解锁原理,研究基于到发线运用优化方案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首先分析分段解锁条件下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随后建立无损精度的铁路路网拓扑模型和多智能体列车连续追踪运行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信号补偿时间的列车最小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求解算法,求解不同到发线运用方案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以上海虹桥站高速场为例,对所有到发线组合方案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股道组合方案对应的关联道岔越少,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越短;当关联道岔相同时,后车接车进路越短,前车接车进路越长,到达追踪间隔时间越短;当前车股道确定时,最优的后车股道方案比最劣方案可压缩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30s以上。  相似文献   
254.
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ridesourcing on the taxi industry and explore where, when and how taxis can compete more effectively. To this end a large taxi GPS trajectory data set collected in Shenzhen, China is mined and more than 2,700 taxis (or about 18% of all registered in the city) are tracked in a period of three years, from January 2013 to November 2015, when both e-hailing and ridesourcing were rapidly spreading in the city. The long sequence of GPS data points is first broken into separate “trips”, each corresponding to a unique passenger state, an origin/destination zone, and a starting/ending time. By examining the trip statistics, we found that: (1) the taxi industry in Shenzhen has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loss in its ridership that can be indisputably credited to the competition from ridesourcing. Yet, the evidence is also strong that the shock was relatively short and that the loss of the taxi industry had begun to stabilize since the second half of 2015; (2) taxis are found to compete more effectively with ridesourcing in peak period (6–10 AM, 5–8 PM) and in areas with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3) e-hailing helps lift the capacity utilization rate of taxis. Yet, the gains are generally modest except for the off-peak period, and excessive competition can lead to severely under-utilized capacities; and (4) ridesourcing worsens congestion for taxis in the city, but the impact was relatively mild. We conclude that a dedicated service fleet with exclusive street-hailing access will continue to co-exist with ridesourcing and that regulations are needed to ensure this market operate properly.  相似文献   
255.
杜韬 《港工技术》2015,52(3):21-25
借助排队论分析某港一期工程的统计资料,确定其港口服务系统的数学特征及主要特征值,探讨选取泊位利用率应考虑的因素,并提出一种确定泊位利用率数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6.
提出了一种适于车载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的新型的变流器,有效地缓解了提高超级电容器容量利用率和降低变流器容量要求的矛盾,并减少了直流环节的电流脉动量,提高了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采用TMS320F2812为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实现了对变流器工作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57.
随着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加快公路建设,更需要加强公路的养护工作。合理利用筑养路机械设备对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提出多项提高筑养路机械设备利用率的措施,以增强机械设备技术性能,提升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8.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宵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110-114,16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城市缺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环境与生态问题也同步扩展。为了解决缺水、环境、生态等一连串的矛盾,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日益重要,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应运而生。该文介绍的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是一种成本低、实施便利、见效快的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通过对道路横断面的布置的调整,增设雨水收集设施,将道路路面的雨水先通过道路雨水收水口进入地下盲沟网路,达到雨水过滤、绿化灌溉、绿化储水的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259.
对超级电容的分类及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十二五电动汽车科技发展规划、发展新能源汽车、城市公交BUS电动汽车的超级电容的应用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展望了电动汽车超级电容技术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60.
国产化北京地铁车辆的粘着控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针对北京地铁车辆对粘着利用提出的较高要求,提出了通过对粘着特性曲线斜率的判别和控制来实现最佳粘着利用的基于相位法的粘着控制方案,并阐述了它的基本原理。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