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篇
  免费   56篇
公路运输   232篇
综合类   395篇
水路运输   236篇
铁路运输   139篇
综合运输   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The use of smartphone technology is increasingly considered a state-of-the-art practice in travel data collection. Researchers have investigated various methods to automatically predict trip characteristics based upon locational and other smartphone sensing data. Of the trip characteristics being studied, trip purpose prediction has received relatively less attention. This research develops trip purpose prediction models based upon online location-based search and discovery services (specifically, Google Places API) and a limited set of trip data that are usually available up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trip. The models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integrated with smartphone technology to produce real-time trip purpose prediction. We use a recent, large-scale travel behavior survey that is augmented by downloaded Google Places information on each trip destination to develop and validate the models. Two statistical and machine learning prediction approaches are used, including nested logit and random forest methods. Both sets of models show that Google Places information is a useful predictor of trip purpose in situations where activity- and person-related information is uncollectable, missing, or unreliable. Even when activity- and person-related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incorporating Google Places information provides incremental improvements in trip purpose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22.
利用三维仿真软件Ansys Fluent建立了GDI汽油机的仿真计算模型,就变气门升程耦合不同喷油策略对缸内气流运动和混合气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大气门升程工况相比,小气门升程工况的缸内湍流运动强度、燃油蒸发和湿壁情况以及点火时刻混合气质量都明显改善;在小气门升程工况,采用两段喷油会缩短油气混合时间,过度推迟二次喷油时刻会恶化混合气质量和燃油湿壁情况;在大气门升程工况,两段喷油会改善混合气均匀性,随着二次喷油时刻推迟,燃油蒸发量增加,湿壁情况加剧,混合气质量得到改善;小气门升程工况下采用二次喷油时刻为470°曲轴转角,前后两次喷油量比例为7∶3的两段喷油方案在燃油蒸发和湿壁以及点火时刻缸内混合气质量这几个方面的效果都很好,是最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23.
对立交线形动态拖动设计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论述.分析了缓和曲线计算精度,提出了动态拖动模式设计模型,以及约束满足条件下的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算法.  相似文献   
24.
冒如权  王锋  吉雨冠 《船舶》2015,(6):80-85
随着舰船朝大型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舰船的发电机组数量和容量也急剧增大。为保证船舶的安全运营,船级社规范要求对发电机组进行负载试验和并联运行试验。新型发电机组负载测试兼码头供电双向变频电源不仅可用于船舶的发电机组负载测试试验,同时还可实现电能的回收利用,作为变频电源向系泊试验船舶提供电能,减少对船厂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5.
船用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及自动跟踪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阳能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资源丰富,对环境无任何污染,被越来越多的用在船舶上。搭载光伏发电系统的船舶具有经济性好、噪音低、振动小、安全性好及无污染等优点,已经得到了初步应用。为研究光伏发电系统在船舶上的应用,针对如何提高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展开研究,重点对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及自动跟踪控制技术的实现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26.
分析导弹与目标水面舰艇之间三维空间的相对运动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带落角约束的变结构制导律设计。该制导律设计中,针对一次设计时切换面导数形式过于复杂的情况,作出变换进行二次设计,极大地简化模型;另外,由于目标信息难以获取,故将其视为扰动;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制导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首次提出将分离矩阵用于对在线盲分离算法中步长自适应控制,并在认真分析相关固定步长和变步长EASI算法的基础上,将其加以运用,提出了一种新的步长自适应EASI算法。该算法步长是基于分离矩阵的,其学习速率由信号的分离程度自适应地选取,因而能很好地解决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之间的矛盾。计算机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证实了该算法明显优于其他固定步长或变步长的EASI算法。  相似文献   
28.
采用空间理论方法、剪力流理论及Prandtl的薄膜比拟法,推导出了不对称箱型变截面梁悬臂施工扭转角度和剪力计算公式.并用该公式对重庆鱼洞长江大桥在悬臂施工阶段箱梁扭转变形及受力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证实了,在施工阶段因恒载和施工荷载的不对称分布产生的扭矩对主箱梁的扭转变形影响不大,箱梁所受到的内力在施工控制许容范围内.  相似文献   
29.
传统的纯电驱动工程机械利用电机来模拟发动机的功能,没有燃油消耗和污染排放,符合目前节能减排的趋势,但电机调速性能和过载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另外,动力总成发生了变化,但相应的控制策略没有充分考虑液压系统的工作特点而进行有效的优化和完善,因此,整机的动力性、节能性、操控性和安全性等均有待提高。为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纯电驱动工程机械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变转速控制的定量泵负载敏感系统,并针对定压差不能满足工程机械在复杂工况下的高效性问题,提出一种变压差控制策略,使系统在不同工况下进一步满足对动态响应或节能性的需求。建立了该负载敏感系统变压差控制的仿真模型,并在某8 t纯电驱动挖掘机上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压差与先导压力变化一致,仅与操纵阀杆的位移有关,而与负载压力的变化无关。在复合运动需要大流量时可通过操作手柄使先导压力增大,实现大范围无流量饱和功能,且在整个过程中流量变化曲线平滑,整机运行无抖动现象,具有较好的操控性;在压差为1 MPa时消耗的能量仅为压差3 MPa时的2/3;在低速需要小流量时,通过操作手柄保证系统压差处于较低水平,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压力损耗,提高了系统的节能性。所提出的变转速控制负载敏感系统变压差控制策略能有效降低能耗,提高系统的操控性。  相似文献   
30.
基于Simulink及ASAM标准,研究了可变维数查表功能的嵌入式实现与操作方法,并在INCA环境下,对可变维数查表功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变维数查表功能能够满足不同的MAP维数应用需求,可以使ECU控制系统软件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以及通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