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37篇
公路运输   196篇
综合类   257篇
水路运输   183篇
铁路运输   144篇
综合运输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对定常流作用下含立方非线性刚度的二元机翼颤振系统的二重半稳环分叉以及超临界Hopf分叉和次临界Hopf分叉进行了研究.在以线性刚度系数和流速为参数的二维参数平面内,求出了发生Hopf分叉的边界曲线的解析解,用谐波平衡法结合流速-等效刚度-颤振振幅关系耦合图找到了发生二重半稳极限环分叉的临界流速值。  相似文献   
112.
水资源问题是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对中国的水资源法律、政策和管理方法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本文的第一部分对中国水资源基本状况做了介绍。第二部分论述了水资源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第三部分论述了我国水资源的分配、使用和消耗的情况和发展趋势。第四部分论述了我国有关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的法律和政策,其中重点论述了我国水资源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水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措施。第五部分对我国水资源管理现行制度和主要措施作了评价.指出其成就和不足。第六部分为更好地利用市场机制来分配、使用和管理水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3.
以福建师范大学景观河为例,探讨了地下水供水设计方案.建立了水均衡方程式,分析了各均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采用有限元法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地下水为供水水源地的供水设计方案.结果表明,水文地质学中的水均衡和动态平衡理论对景观河供水方案设计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4.
以北京地铁14号线高家园站-京顺站区间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基于北京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系统开展地层变形监测试验,研究在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诱发的地层横向和纵向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直径盾构施工诱发地层变形规律总体符合Peck沉降曲线,但由于地层差异和施工控制等原因,沉降槽两侧并不完全对称,横向影响范围约为隧道两侧20 m,纵向影响范围约为盾体前后60 m,变形值在0~-25 mm之间;盾构通过和盾尾脱离管片时地层变形较大,两者之和通常大于总沉降的60%;同步注浆控制地层变形效果显著,但有一定时间的延滞,必须根据风险要求控制好浆液的凝结时间。  相似文献   
115.
为修正三维地质建模的结果与实际分布情况的差别,在CATIA软件基础上开发的水利水电三维地质建模平台上引进虚拟钻孔技术修正三维地质模型。系统分析三维地质模型误差的主要来源,包括建模初始资料与地质建模方法;介绍虚拟钻孔技术在水利水电三维地质模型中的适用范围,并提出虚拟钻孔技术修正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以某大型水利工程为例,结合虚拟钻孔技术在三维地质建模平台上的建模流程,系统阐述其在三维地质建模平台上修正地质模型的过程,计算结果达到了修正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虚拟钻孔技术的引进能一定程度提高三维地质模型的精度,该技术可以为其它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6.
盾构的性能及其与地质条件、工程条件的适应性是盾构隧道施工成败的关键,因此采用盾构法施工就必须选择最佳的盾构施工参数和最适宜的盾构。结合工程特点,对2种盾构机的优劣和适应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并提出推荐建议。  相似文献   
117.
文章介绍了高速旋转刀具动平衡技术的概念,立足于现有的加工条件,以城轨车辆加工的部分刀具为例,分析了动平衡技术对车辆加工的影响及刀具动平衡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8.
本文提出交通区位性能的概念,构建基于交通区位性能视角的大型铁路客站对交通资源整合作用的理论解释框架,以此来探讨网络中枢纽节点的资源配置效率与网络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从交通资源、运输产品以及运输业网络经济的角度对框架进行分析论证。大型铁路客站的交通区位性能是决定客站能否充分发挥整合作用的关键因素,铁路客站通过提升其交通区位性能而有效发挥对交通资源的整合作用,并表现为通过提高交通资源的耦合程度、改善运输产品及服务质量、实现运输业网络经济而最终达到提高网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9.
针对土压平衡盾构机在富水砂层不利地质中作业时易出现地层沉降、隧道喷涌、盾构姿态难控制等问题,提出盾构机掘进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并结合项目特点提供了关键材料的配合比,为土压平衡盾构机在类似富水砂层地质条件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0.
随着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到2011年将形成179 km轨道交通网络.在轨道网络格局中,通过对主变电所资源共享研究,提出主变电所布局方案,即:减少主变电站的设置数量,电力部门供电资源优化利用、合理布局.可大量减少投资成本,包括工程建设成本,设备管理和运营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