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28篇
综合类   256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30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指数平滑预测法中平滑系数的确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了确定指数平滑系数的三种方法及有关理论.指出指数平滑系数的正确选择对提高预测精度所起的重要作用.解决了只依靠主观确定的指数平滑系数使指数平滑法在预测中的应用与推广受到限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2.
丹参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丹参对实验性梗阻性黄疸型肝癌发展的影响。方法SD大鼠肝门部肝实质种植Walker-256癌株瘤块,建立恶性梗阻性黄疸模型。将模型鼠分成4组:生理盐水组(n=24)、肌苷+VC组(n=40)、丹参组(n=40)及5-FU组(n=40)。通过腹腔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肌苷+VC、丹参及5-FU,观察肝功、肝组织形态学及肝癌、癌周、临近肝叶及肺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丹参组对肝功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和5-FU组(P<0.01),而与肌苷+V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丹参组对梗阻性黄疸所致的组织形态学损害产生保护作用。②丹参组抑癌率和抑转移率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肌苷+VC组(P<0.01);而与5-FU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丹参组肝癌、癌周、临近肝组织及肺组织中PCNA、VEGF、ICAM-1的表达均低于肌苷+VC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与5-FU组比较,PCNA和VEGF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ICAM-1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肝脏损害有保护作用,而且通过抑制肝癌细胞增殖、阻碍肿瘤血管的形成及防止肝内外转移等机制而表现出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73.
RNiswellknownasanimportantnucleusinmotorcontrolofextra pyramidalsystem .However ,anatomicalstudieshaverevealedthatasignificantproportionoftherubrospinalfibersterminatesintheventralportionofthedorsalhorn (laminaeⅤ Ⅵ ) ,andinpartoftheintermediatehorn (laminaeⅦ ) .Suchterminaldistributionsuggestthatrubro spinalneuronsmaymodulatetheresponsesofdorsalhornneuronsinvolvedintherelayofsomatosensorycutaneousinformationtomorerostrallevelsofner voussystem .ThereareevidencesthatRNstimula tionaffectsnoc…  相似文献   
174.
实验用牛蛙和蟾蜍,以背根电位(DRP)和腹根电位(VRP)为指标,观察分析了牵拉肌肉引起的肌梭传入在中枢的效应。结果表明:肌肉制动后,牵拉半腱肌的同时在背根上所记录到的时相DRP为肌梭传入放电所致,本文命名为肌梭DRP并详细讨论了肌梭DRP的性质。同时发现;持续性肌梭传入能加强电刺激腓神经诱发的DRP,能抑制神经VRP。提示肌梭传入参与针刺镇痛可能是以突触前抑制的形式起作用的。本文为突触前抑制理论及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5.
目的探讨肌苷对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方法用蟾蜍缝匠肌制备单一肌梭标本以空气隔绝法记录单一肌梭的传入放电,观察肌苷注射液对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结果应用0.2 mmol/L0、.4 mmol/L0、.8 mmol/L肌苷后,肌梭的传入放电分别由(0.86±0.12)Hz、(0.88±0.12)Hz、(0.85±0.10)Hz增加至(11.42±2.48)Hz、(21.75±3.03)Hz、(32.25±4.08)Hz。结论肌苷可以使肌梭的传入放电频率明显增加,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76.
达那唑预处理对子宫内膜EGFR和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达那唑预处理后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达那唑组(30 例)应用达那唑预处理后行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对照组(30 例)直接行TCRE术。切除内膜用HE染色观察内膜腺体数量、间质的疏松度,测定EGFR及VEGF表达情况。结果 达那唑预处理组子宫内膜绝大部分处于增生期(类似于增生早期),近基底层腺体的数目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间质疏松度(+~ )较对照组( ~ )明显致密(P<0.05);两组EGFR及VEGF在腺体中的表达强度及表达率均大于间质(P<0.05),达那唑可明显降低内膜中EGFR及VEGF的表达强度及表达率(P<0.05)。结论 达那唑预处理子宫内膜后,可使内膜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内膜变薄,腺体减少,间质致密;达那唑预处理后腺体和间质中EGFR及VEGF的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7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胰岛素和尿酸的培养条件下猪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LLC-PK1)血红素氧合酶(HO-1)活性的改变,以探讨代谢相关因素在细胞水平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以LLC-PK1为研究对象,观察葡萄糖浓度为5、10、22、33 mmol/L,胰岛素浓度为0、10-9、10-8、10-7mol/L,尿酸浓度为0、0.1、0.2、0.4 mmol/L培养48 h条件下,LLC-PK1细胞HO-1活性的改变。结果0.1 mmol/L0、.2 mmol/L和0.4 mmol/L尿酸刺激48 h后,LLC-PK1的HO-1活性增加,并呈剂量依赖关系,而上述浓度的葡萄糖和胰岛素刺激48 h对LLC-PK1的HO-1活性无影响。结论一定浓度的尿酸可使LLC-PK1的HO-1活性升高,提示尿酸在细胞水平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过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8.
Previousstudiesreportedthatskeletalmusclemightdevelopobviousatrophywhenshortenedim mobilizationwasapplied ,themainmanifestationswerethereductioninmuscleweight,shrinkingofthefiberCSAandthetransformationofmusclefi bertypes[1-3] ,themechanismofwhichisstillun …  相似文献   
179.
爆破对边坡稳定具有重要影响,是很多工程边坡产生崩塌,甚至古滑坡复活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论述爆破控制的必要性、光面爆破关键控制要素以及光面爆破的成功实例,并通过光面爆破控制节约了工程投资,使边坡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180.
发车间隔综合优化模型包含发车间隔优化模型与发车间隔平滑过渡模型。基于平均客流量的发车间隔优化目标为公交客运能力满足最大客流需求,基于最大断面客流量的发车间隔优化目标为保证乘客利益的同时使公交公司的成本达到最小,分别构建基于平均客流量和基于最大断面客流量的发车间隔优化模型;构建发车间隔平滑模型,求解平滑发车间隔,编制公共交通发车时刻表。模型利用整数规划进行求解,并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提高公交运营效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