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28篇
综合类   256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30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自身对照开放试验和随机单盲试验观察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结果显示非洛地平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总有效率90%~100%。副作用轻而少,服用方便,是理想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22.
组胺可兴奋离体人输卵管峡部肌,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组胺对人输卵管峡部肌的作用与体内激素状况有关,雌激素水平占优势时,输卵管峡部肌对组胺反应加强;孕激素水平占优势时,则反应减弱。酚妥拉明和苯海拉明可抑制组胺所致的兴奋效应,推测组胺对人输卵管的作用可能是间接促使内源性儿茶酚胺的释放或直接兴奋组胺受体所致。  相似文献   
23.
本实验采用剂量0.5mg/2ml及1.0mg/2ml的抗癌药丝裂霉素C对家兔颈外动脉行一次性灌注,于灌注后1、3、7d分别进行光镜及透射电镜检查。实验结果表明:颈外动脉内灌注MMC可造成该动脉系统不同分段的不同程度的损伤。光镜下动脉的损伤以内膜破坏性改变为特征;亚微结构的改变呈现ECs脱落、内膜通透性增高及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4.
将船体作为阶梯薄壁梁,用薄壁梁的约束扭转理论进行扭转强度分析的方法,是目前国内外造船界普遍使用的方法。 本文讨论了翘曲约束引起的二次剪流的计算问题,提出了一个适于用电子计算机计算的规格化的方法,并简单介绍了依据此方法编制的计算程序。 本文还通过对二次剪流直接积分,证明了二次扭矩和双力矩之间的微分关系式在具有闭室的薄壁梁的情形下同样成立。  相似文献   
25.
目的确定正常成人神经传导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末端潜伏时和波幅的正常值范围,为诊断周围神经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45例正常健康志愿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及腓总神经进行常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分析其末端潜伏时和波幅,其结果按照不同年龄段、性别、体重、左右侧肢体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性别、体重、左右侧肢体对远端CMAP参数值的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年龄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40岁前后变化最大,主要影响的是各神经远端CMAP的波幅和正中神经末端潜伏时,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波幅逐渐减低,末端潜伏时逐渐延长。结论正常成人远端CMAP各参数的正常值范围按40岁前后两个年龄段确定比较合理和实用。  相似文献   
26.
对当前移动IPv6的切换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标准移动IPv6切换技术、层次移动IPv6管理方案等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运作的优缺点.并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软件预测的移动IPv6平滑切换机制,对该机制的原理和实现做了阐述,给出模拟实验数据并做出比较.  相似文献   
27.
成人界嵴形态与组织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和测量人右心房界嵴和梳状肌的形态和组织结构 ,以探讨其可能的功能。方法 肉眼观察、测量界嵴与梳状肌的有关形态学数据。利用光学显微镜 ,通过HE、Masson和磷钨酸 苏木素染色 ,对界嵴的细胞形态和纤维方向等进行细致观察。结果 ①根据界嵴的隆起状况 ,界嵴可分为 4类 :A .全程隆起 (18.6 % ) ;B .上 2 / 3隆起 ,下1/ 3平坦 (2 7.9% ) ;C .上 1/ 3隆起 ,下 2 / 3平坦 (34.88% ) ;D .全程平坦 (18.6 % )。②界嵴的肌纤维可分深、浅两层 ,深层肌纤维纵行 ,与界嵴长轴平行 ;浅层纤维横行 ,仅见于界嵴的中、下部 ,深 浅层纤维之间互相联系。在界嵴各处可见P样细胞。③根据梳状肌的起止和走行 ,梳状肌可分为 3型 :汇聚型、网状型和混合型。结论 窦房结上、下及其深面借过渡纤维与界嵴的普通肌纤维相互联系 ,界嵴纤维可能与结间冲动传导有关。梳状肌走行方向的多样性 ,可能与临床上心脏电流传导的多向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28.
Accumulating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endoge-nous ligands of the digitalis receptor may exist inthe mammalian body, which has recently been de-scribed to be indistinguishable from ouabainL1'2j.Endogenous ouabain (EO) might induce many cy-tobiological chang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regulating water and sodium metabolism and vas-cular tone in the body["'J. Many studies haveshowed that EO content in both hypertensive pa-tients and hypertensive animals is much more thanthose of normal subje…  相似文献   
29.
Objective Ependymal cells are thought to be the primary source of neural stem cells in the adult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spatial and temporal profiles of ependym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Methods Eighty male Sprague Dawley rats underwent 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after injection of 10/μL of 0.2% Dil into the lateral ventricle. Rats were sacrificed and brain sections were acquired for pathological evaluation and laser confocal imaging at day 1,3,7,11,14,21 and 28 after ischemia. Results The density of Dil-labeled cells in the ischemic ipsilateral subventricular zon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se labeled cells dispersed in the ischemic ipsilateral subventricular zone and/or were located in ependyma from day 1 to 11. In the ischemic ipsilateral cortex, some Diilabeled cells occurred in peri-infarction and infarction of parietal region at day14 and peaked at day 21 when some Dil-labeled cell nodules were found in this region. During postischemic day 14--28,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labeled celldensity in the ischemic ipsilateral subventricular zone was coincident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labeled cells density in the cortex (peri-infarction and infarction). Concl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pendymal cells proliferate and migrate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the adult rat brain.  相似文献   
30.
中药内异消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观察中药内异消对两因子的影响及对EM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种植内膜方法建立EM动物模型 ,内异消治疗 ,丹哪唑对照 ,ELISA法测定TNF α水平 ,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表达。结果 EM病模组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及腹腔液TNF α含量显著增高 ,与假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内异消能降低VEGF表达及TNF α含量 ,与病模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结论 VEGF、TNF α在EM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内异消可通过调节两因子的表达来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