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0篇
  免费   401篇
公路运输   3210篇
综合类   1884篇
水路运输   803篇
铁路运输   1680篇
综合运输   42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410篇
  2020年   377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533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782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400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503篇
  2006年   481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从转向架与车辆运动关系等基础理论包括车辆运动与转向架、悬挂系统、有源和半有源控制、驱动装置等的研究方面,简要介绍了日本铁道车辆转向架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2.
分析了旋转型永磁涡流制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并以地铁车辆为对象设计了一种涡流制动装置的结构。利用ANSYS分析软件对其磁场分布进行分析,得到磁通密度的变化规律。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利用解析法计算了制动装置的制动力矩。为旋转型涡流制动装置的设计、优化与控制方法等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3.
104型分配阀制动性能不良问题的分析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长沙车辆段2009年两制动室检修的104型分配阀返修原因及运用客车制动阀性能不良的故障现象,提出了104型分配阀检修及试验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北京地铁四号线车辆司机室后端墙系统的基本结构,并通过试验验证该结构满足BS6853:1999标准中规定的防火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5.
结合工程实际,对铁路通信信号电源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分析,对工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试验分析得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就铁路电力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6.
为了解决园区等场景下无人车多途经点配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化高精地图的车道级全局路径规划、生成和跟踪控制方法。考虑配送车往返途经点顺序对行驶路径总长度的影响,基于高精地图采用A*算法计算各配送点间的最优路径,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经过多个配送点的全局最优路径。应用贝塞尔曲线对规划的路径进行平滑,并根据道路曲率设定不同路径处的参考行驶速度,进而生成车道级的可用于跟踪的目标轨迹。利用车辆二自由度模型设计模型预测控制器进行轨迹跟踪,实现低速物流配送车的自主控制。在 CarSim/Prescan/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和实车平台上对提出的规划控制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依据最近配送点策略确定的路径,所提出的方法搜索出的路径长度平均缩短了 6.15%。所设计的轨迹跟踪控制器能确保配送试验车与目标轨迹的横向偏差在 0.25 m 以内,航向角偏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07.
杜尚  刘万强 《铁道车辆》2012,50(4):27-29,6
介绍了重庆单轨车辆用空气弹簧的技术要求及结构特点,根据技术要求进行了结构设计,通过有限元计算确定了胶囊及橡胶堆工艺制造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承载力、垂向刚度、横向刚度、最大横向变形能力、最大外径、疲劳耐久性、耐压强度、耐环境性能等型式试验,并随后装车进行了线路动力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空气弹簧满足技术要求,达到了替代原型空气弹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8.
李毅 《铁道车辆》2012,(2):19-22,1
介绍了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的技术参数,并对其车体钢结构及内装结构的轻量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9.
研究目的:因盘活闲置国有资产的迫切需要,某些城市的城轨交通线路工程,利用地下既有设施,因其线间距比较小,加大线间距困难,维持原有线间距将成为工程的首要选择。规范规定单渡线线间距不应小于一定数值。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利用既有人防隧道工程,受限界限制,线间距定为3.4 m。根据要求,分别在两个既有站设置了3.4 m线间距单渡线。"小线间距"单渡线,在设计、铺设、营运以及养护维修等方面经验甚少,因此除了需要研究渡线结构安全性以外,还必须分析研究其在各种运行位置时脱轨或者脱钩危险性,确保列车安全通过。研究结论:(1)车辆通过3.4 m线间距单渡线时,转向架最不利位置的转动角度在转向架结构性能允许范围内。车钩最不利位置的转动角度、伸缩量在车钩结构性能允许范围内。(2)3.4 m单渡线侧向运行时不载客的情况下,车速不宜超过20 km/h;侧向有载客需要的情况下,车速不宜超过15 km/h。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分析产品在厂内的运输需求,根据生产条件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适合产品的轻量化过渡车钩,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际使用状况,改进了车钩的设计,使其满足产品在厂内的运输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