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5篇
  免费   111篇
公路运输   407篇
综合类   331篇
水路运输   277篇
铁路运输   198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罗青松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1):157-159, 188
以预应力简支梁为例,通过Ansys有限元模型,分析模态振型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损伤检测中的技术可行性。结果表明:模态振型不仅可以明确地确定结构损伤的存在,而且可以较准确地确定结构损伤的位置。所得结果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健康状况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2.
在海岸防护堤坝工程中,采用水力插板桩技术修筑直立墙,并在墙前水下形成抛石护坡,此种水力插板与抛石斜坡组成的的复合堤,已在工程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稳定性。对直立堤、抛石堤以及复合堤3种堤型开展不同波况下直立墙上和抛石护坡中波压力的试验研究,对复合堤的稳定性优于直立堤和抛石堤的机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抛石护坡明显降低了直立墙上的波压力,减轻了波浪冲击;直立墙阻止越浪带动抛石堤顶部块体向堤后运动,避免抛石护坡的过度破坏。两者结合使复合堤具有比直立堤和抛石堤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63.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moving vehicles and two-span continuous guideway was discussed.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magnetic levitation system, the maglev vehicle/guideway dynamic interac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performed to underst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uide- way used in pract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vehicle speed, span length and primary frequency of the guideway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guideway and there is no distinct trend towards resonance vibration when f1 equals 1.0. The definite way is to control the impact coefficient and acceleration of the guideway. The conclusions can serve the design of high speed maglev guideway.  相似文献   
964.
通过调研分析预应力盖梁施工工艺,结合预应力盖梁在平阳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实例,论述了其必要性及具体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控制要点,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提高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65.
结合现有公路设计规范,探讨了公路路基分离式设计中路基标准横断面和2幅路间的间距设计规范,介绍了路段最小长度的设计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其平面线形、路基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设计方法、超高旋转轴的选择及平曲线加宽方法,并提出了其总体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66.
潜艇内部平面舱壁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国内潜艇内部平面舱壁的设计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补充与完善了水平大梁与垂直梁肘板处的弯矩与剪力的公式.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完成了对舱壁板、水平大梁、水平大梁肘板、垂直梁、垂直梁肘板的全部设计计算,使内部舱壁的设计更合理、更科学.对舱壁板厚度的设置提出了控制条件,分析了舱壁板厚度、水平大梁腹板厚度、垂直梁腹板厚度、垂直梁间距对舱壁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7.
姚化利 《船舶》2009,20(5):44-46
通过对锚机功能、抛锚状态、抛锚速度及控制的分析,得出结论:合理适用的自由抛锚控制技术具有软特性限速的制动功能。  相似文献   
968.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由于抗弯承载力高和成本低,在港口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大管桩张拉过程中采用多批次张拉,需要精确计算各批钢绞线张拉应力。针对大管桩分批张拉施工技术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以求解预应力筋的施工控制张拉力,使得每根预应力筋张拉一次即可,无需反复调整张拉力。根据不同张拉顺序的方案,计算出张拉顺序对构件应力和变形的影响,应用于预应力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69.
为避免沉箱在坐底时产生较大的倾斜,在受潮汐作用的条件下,针对在淤泥质海床上锚固定位后的沉箱进行压载致倾调平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试验中,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给出的现场分层地基的土层厚度及物理性质指标,将地基模型分成3层。通过本研究,分析总结沉箱在饱和软粘土地基上临近压载坐底前的过程,试验结果可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0.
曹胜敏 《港工技术》2009,46(6):28-32
根据桩-土耦合特性,考虑桩-土之间的接触力学行为,建立桩-土耦合的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该模型计算分析基桩几何特性、材料特性以及土的力学特性,及其对基桩竖向承载力、摩阻力及桩身轴力分布的影响,其结论可为高桩码头桩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