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2篇
  免费   495篇
公路运输   2437篇
综合类   2092篇
水路运输   1770篇
铁路运输   663篇
综合运输   205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591篇
  2011年   658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491篇
  2007年   603篇
  2006年   570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本文简要阐述了影响船舶总纵强度的主要因素,并对《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中将船舯剖面处的最小剖面模数表示成型深D的表达形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指出了总纵弯矩与中剖面最小剖面模数计算公式中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262.
桥梁深水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慧  吴海波 《港工技术》2009,46(2):45-50
随着大型跨海、跨江桥梁的相继建设,桥梁跨度越来越大,对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超长、大直径的钻孔灌注桩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深水桥梁建设中。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大型桥梁深水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及其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263.
针对通州沙西水道存在的诸多问题,2011—2016年间通州沙西水道实施了大规模的河道整治工程,为通州沙汊道形成稳定的双分汊河型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近年来实测水文、地形资料,从通州沙西水道分流比、通州沙沙体、河道的冲淤、河道尺度等方面,分析通州沙西水道河道演变出现的新变化以及整治工程效果。结果表明:通州沙沙体基本稳定,西水道分流比增加2. 4%,-5 m河槽全线贯通,四干河以下-10 m河槽基本贯通,达到工程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64.
One of the dominant sources of uncertainty in the calculation of air–sea flux of carbon dioxide on a global scale originates from the various parameterizations of the gas transfer velocity, k, that are in use. Whilst it is undisputed that most of these parameterizations have shortcomings and neglect processes which influence air–sea gas exchange and do not scale with wind speed alone, there is no general agreement about their relative accuracy.The most widely used parameterizations are based on non-linear functions of wind speed and, to a lesser extent, 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Processes such as surface film damping and whitecapping are known to have an effect on air–sea exchange. More recently published parameterizations use friction velocity, sea surface roughness, and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These new parameters can account to some extent for processes such as film damping and whitecapping and could potentially explain the spread of wind-speed based transfer velocities published in the literature.We combine some of the principles of two recently published k parameterizations [Glover, D.M., Frew, N.M., McCue, S.J. and Bock, E.J., 2002. A multiyear time series of global gas transfer velocity from the TOPEX dual frequency, normalized radar backscatter algorithm. In: Donelan, M.A., Drennan, W.M., Saltzman, E.S., and Wanninkhof, R. (Eds.), Gas Transfer at Water Surfaces, Geophys. Monograph 127. AGU,Washington, DC, 325–331; Woolf, D.K., 2005. Parameterization of gas transfer velocities and sea-state dependent wave breaking. Tellus, 57B: 87–94] to calculate k as the sum of a linear function of total mean square slope of the sea surface and a wave breaking parameter. This separates contributions from direct and bubble-mediated gas transfer as suggested by Woolf [Woolf, D.K., 2005. Parameterization of gas transfer velocities and sea-state dependent wave breaking. Tellus, 57B: 87–94] and allows us to quantify contributions from these two processes independently.We then apply our parameterization to a monthly TOPEX altimeter gridded 1.5° × 1.5° data set and compare our results to transfer velocities calculated using the popular wind-based k parameterizations by Wanninkhof [Wanninkhof, R., 1992. Relationship between wind speed and gas exchange over the ocean. J. Geophys. Res., 97: 7373–7382.] and Wanninkhof and McGillis [Wanninkhof, R. and McGillis, W., 1999. A cubic relationship between air−sea CO2 exchange and wind speed. Geophys. Res. Lett., 26(13): 1889–1892]. We show that despite good agreement of the globally averaged transfer velocities, global and regional fluxes differ by up to 100%. These discrepancies are a result of different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the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parameterizations of k, 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wave field parameters and a need for further validation.  相似文献   
265.
以溶解态的保守物质作为示踪剂,建立茅尾海水交换平面二维数学模型,采用开边界污染物浓度梯度与内侧一致假定考虑了边界污染物回归,计算分析了钦州湾湾口两侧大范围填海工程对茅尾海纳潮量和水体半交换周期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龙门海峡通道顺畅是维持茅尾海纳潮量的关键因素,湾口宽度保持9.4 km以上茅尾海内纳潮量和水体半交换周期基本不受湾口填海工程影响。  相似文献   
266.
研究目的:消除荆竹岭隧道发生岩溶突水引起施工灾害事故发生可能,避免过可溶岩段地下水大量漏失破坏水环境引起地表塌陷,解决隧道过巨大溶洞群、地下暗河、岩溶突泥段及石膏层膨胀腐蚀性对隧道结构强度、稳定、耐久性的影响问题。 研究方法:本着治水、环保、安全、运营救援相结合的理念,系统设置辅助坑道、特殊地质段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富水地段帷幕注浆堵水与岩溶暗河疏导排水相结合,并运用ANASYS程序数值仿真计算。 研究结果:完成隧道跨越“溶洞、暗河、突泥段”设计、石膏地层段支护结构设计、抗水压衬砌设计。 研究结论:本隧富水段、岩溶暗河段的防排水设计理念及复杂地质段设计措施,确保了隧道结构的施工、运营安全,可很好地指导今后类似复杂地质段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267.
圆梁山隧道溶洞地段抗水压衬砌结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圆梁山隧道溶洞地段4.5 MPa抗水压衬砌所承受的水压力及其结构应力进行现场试验,分析隧道衬砌使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高水压作用下的受力特征。衬砌壁后水压力大小是引起衬砌结构应力发展变化的显著因素,衬砌壁后水压力的分布及其变化与地表降雨补给量和泄水洞排水状况密切关联。当衬砌壁后水压力上升时,钢筋应力比混凝土应力的增长速率大,衬砌结构内缘应力比其外缘应力的增长速率大,且在衬砌壁后水压力增量较大时,结构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增长速率相对较小。这表明随壁后水压力的增大,抗水压衬砌结构内型钢发挥的承载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68.
为研究纵筋率对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剪切性能的影响,进行集中荷载下5根RPC梁的受剪试验,分析纵筋率对梁的斜裂缝宽度、剪切延性及抗剪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梁的抗剪承载力随着纵筋率的提高而提高,而剪切延性随着纵筋率的提高而降低;采用高强钢筋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斜裂缝最大宽度不超过0.3 mm。建立考虑纵筋作用的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计算的经验公式,利用经验公式对搜集的27根梁进行计算,吻合较好且变异系数小。该公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可为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9.
隧道地下水大量渗漏易造成洞顶影响范围内生态环境破坏,针对如何确定合适涌渗水量以确保生态平衡问题,引入生态学、农学中有关植被生态需水概念,通过调研分析确定隧址区植被所允许的最大地下水位降深,结合地下水动力学方法以及经验公式,确定隧道涌渗水后地下水达到最大降深时疏干漏斗范围及体积;并通过疏干漏斗体积、涌渗水量以及储水系数关系确定隧道所允许排放的最大水量.结合算例并与实际工程中设计排水量进行对比,在考虑隧址区实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情况下,所提出方法计算得出的排水标准与实际工程接近.该方法能够达到隧道工程与地下水环境生态平衡,可为隧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0.
研究目的:白水江三级电站引水隧洞最大水头高度42m,下穿既有内昆铁路手扒岩隧道,距隧道边墙基底仅13.06m,引水隧洞在施工中易引起铁路隧道下沉及衬砌破坏,为保证既有隧道运营安全,需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衬砌型式。 研究方法:利用3D-σ矿分析了引水隧洞对铁路隧道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和ANSYS程序计算出衬砌内力,并分析爆破振动的影响。 研究结果:确定控制衬砌型式的荷载组合,并对正常使用状态的裂缝进行了控制。 研究结论:对于下穿铁路隧道的承压引水隧洞设计,首先要分析引水洞施工对铁路隧道的影响范围,合理地进行荷载组合,按基本组合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检算,并采用标准组合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裂缝验算;对于承压引水隧洞,裂缝验算一般是配筋计算中的控制条件;引水隧洞的开挖引起铁路隧道周边的围岩变形位移小,内水压力是主要控制荷载,施工中应采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及时支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