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31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库仑土压力理论是解决土压力问题的最简途径之一,但传统的计算方法公式繁多、工作量大,且不适用于复杂坡面的情况。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快速求解库仑主动土压力的新方法——扫描搜索法。该方法无需先求取破裂角,而是以墙背某一点为起点,以该点到坡面线的连线为破裂面,按照一定间距变化地面上各点扫描墙后土体,得到所有可能的破裂面,利用坐标求取破裂棱体的自重及形心,根据推导的库仑土压力计算通式计算土压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的位置,最终搜索出最大土压力。利用该方法结合计算机编程,可快速准确地计算各种复杂坡面荷载及工况下的墙背土压力。算例对比表明,该方法所得结果与库仑公式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2.
拱桥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桥梁型式,存在着拱脚水平推力较大的缺点,阻滑板体系能够克服此缺点。该文推导了阻滑板的水平抗推刚度,并结合一工程实例分析了影响阻滑板抗推刚度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极限平衡法的原理,并采用极限平衡法对岩质边坡发生楔型四面体破坏模式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合某公路边坡发生楔型四面体破坏进行了检算。验算结果为:沿①②弱面组合交线滑动,在边坡干燥时K:1.38,全部充水时,K=0.89,验算表明边坡是在充水后发生楔体型滑落的。  相似文献   
54.
盾构隧道通用管片简化了模板设计,施工中能够较好地控制隧道掘进轴线和管片成环质量,通用性强.武汉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为了便于统一供应管片,盾构区间设计采用通用管片,根据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条件,研究了采用不同楔形量通用管片对应的线路拟合误差分布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优选出该线通用管片楔形量的合理取值.  相似文献   
55.
为改变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的严重污染现状,设计一种新型变截面双空腔吸声结构,其是由金属吸声板、前部变截面空腔、中间吸声隔层、后部空腔、背部隔声板5大部分构成。由混响室吸声系数的测定试验可知,该吸声结构在250~1 000 Hz中低频段的吸声系数均在0.65以上,总体降噪系数均大于0.60,较传统吸声结构,其吸声降噪效果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56.
路桥过渡段楔形柔性搭板处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桥头跳车处治方法——楔形柔性搭板处治技术,系统阐述了该种方法的加固机理、技术特点、结构型式和施工工艺,并将其应用于靖王高速公路砂性黄土填料的台背跳车处理中。工程实践表明,楔形柔性搭板能明显提高砂性黄土填料的整体性和强度,增强路基的刚度;同时,能较好地协调桥台和路堤的沉降差,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发生。且大大减小工程造价,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7.
本文用超声心动图和心脏X线片有关参数估测了21例扩张型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肺嵌压(PCWP)及平均肺动脉压(PAP)并与同期漂浮导管测定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显示:用左房内径、心脏面积指数及用左房内径、心脏面积指数和右肺下动脉宽度分别计得的回归方程,可较准确的反映PCWP及PAP。  相似文献   
58.
以成都地铁1、2号线为背景,在分析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开挖面破坏模式基础上,提出使用梯形楔形体模型计算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对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计算公式进行重新推导,推导过程中考虑滑动块侧面三角形和滑动块顶部与外部土体相互作用力.通过颗粒离散元数值计算,在三维空间修正太沙基松动土压力计算公式;结合开挖面稳定性数值计算成果,分析计算模型中主要参数的选取;提出适用于砂卵石地层的修正梯形楔形体模型极限支护压力公式;对计算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和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59.
何闯  王海亮 《隧道建设》2016,36(8):941-946
为了最大限度减小掏槽区域爆破振动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以青岛地铁2号线延安路站侧穿166号楼为研究背景,从多级楔形掏槽的减振机制入手,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验,对各级掏槽孔间排距、深度、倾角、个数、单孔装药量及雷管段位分布等各爆破参数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掏槽振速控制的重点是第2级掏槽及第3级掏槽;第2级掏槽孔与第3级掏槽孔间距不宜大于350 mm,排距不宜大于400 mm;第3级掏槽孔深度宜最大;第2级掏槽孔数目不宜少于5对,第3级掏槽孔数目不宜少于4对;第2级掏槽及第3级掏槽逐孔起爆。可使掏槽爆破振速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0.
邓矿辉 《隧道建设》2006,26(3):65-67,72
主要介绍陕西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施工中,为改善爆破效果,加快隧道掘进速度,在中、硬岩爆破实践中,在传统的楔形掏槽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地采用大面积深孔楔形掏槽技术,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