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篇
  免费   183篇
公路运输   502篇
综合类   268篇
水路运输   298篇
铁路运输   242篇
综合运输   4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结合石忠高速公路高液限土路堑边坡特殊的工程性质,利用FLAC对边坡进行了前期稳定性分析;得到了一定坡度下坡高与安全系数的拟合关系式及一定坡度下边坡的临界高度,为沿线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分别模拟了削坡和挡土墙处治边坡的过程,并对边坡的稳定性及处治效果做出评价,为采用合理的处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2.
随着显示墙技术的发展,采用数字光处理(DLP)大屏幕投影显示技术已经是大势所趋.通过对大屏幕投影显示墙系统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显示技术、屏幕材质、屏幕尺寸等的探讨,结合武汉轨道交通的实践,提出:应用于监控系统的大屏幕投影显示墙,配置应采用DLP投影显示技术;应选用不变形、不反光、视角好、发光强度高的屏幕;屏幕尺寸可根据项目特点及人体视觉学等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23.
该文通过对粉砂地层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的原因分析,探讨了相应的措施对策,可供下一步地铁建设及杭州地区深基坑设计和施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4.
该文主要论述了真空压浆技术的原理、优点、施工工艺和施工控制要点,并探讨了圆形池壁后张法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技术。  相似文献   
125.
针对隧道洞口浅埋段双侧壁导坑施工工艺的特点,对某高速公路隧道进行了数值模拟,定性地分析了双侧壁导坑开挖法施工力学行为.研究表明,在开挖初期,临时钢架与核心土共同作用形成一个承载整体,能有效地减少地表沉降变形;上部核心土开挖后,临时钢架与初衬连接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在开挖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6.
加筋土挡墙因其良好的结构性能和低廉造价,在多个行业中应用较广。文章通过对一个条带式加筋土挡墙实例的分析,简要说明加筋土挡墙的设计方法,分析了地震荷载对挡墙稳定性的影响,论述了加筋土挡墙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27.
为研究注浆对明挖基坑揭露断层带的加固效果,以南京地铁上元门车站基坑工程为背景,考虑基坑开挖过程中渗流场与围岩应力场的相互耦合作用,建立相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软弱破碎层、注浆加固带、基坑地下连续墙以及围岩所组成的耦合系统进行模拟,研究注浆加固前后围岩渗流场、位移场以及应力场的特征,最终获得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基坑外地表沉降、围岩塑性区分布、基坑内围岩变形以及基坑内涌水量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1)通过对基坑底部断层带的注浆加固,基坑侧向位移及基坑外地表沉降均得到有效控制,相比于注浆加固前,其最大水平位移和地表累计沉降量减小50%以上,满足工程要求; 2)基坑底部区域内塑性区范围明显减少,基坑外塑性区扩散也得到有效抑制; 3)基坑底部断层带注浆改变了渗流场分布,有效降低了基坑涌水量,基坑治理区域涌水量由最初的94 m3/h逐渐减小到4 m3/h,堵水率达96%; 4)注浆结束后现场钻孔取芯率达到75%~80%,开挖揭露大量劈裂作用形成的浆脉,验证了注浆可有效治理明挖基坑所揭露的软弱断层破碎带。  相似文献   
128.
张治国  奚晓广  吴玲 《隧道建设》2018,38(9):1480-1488
为研究基坑分区开挖对邻近越江隧道保护的有效性,以上海市西藏南路双线越江隧道附近绿谷一期基坑工程为依托,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基坑分区与不分区开挖对地下连续墙位移和既有越江隧道收敛变形的影响。然后根据现场监测数据,研究基坑分区开挖下既有越江隧道和地下连续墙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 1)采用分区开挖的方式,地下连续墙最大位移减小23.9%,邻近越江隧道最大竖向位移减小35.4%,分区开挖施工对距离较近隧道的保护效果更好; 2)对于面积较大的分区,其开挖导致的地下连续墙变形更大; 3)既有越江隧道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斜向压扁的不规则收敛变形,地下连续墙最大水平位移对邻近隧道的收敛变形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9.
杨恒  谢文清 《路基工程》2015,(2):142-147
以某洞库工程主洞室中层开挖施工为背景,洞室基岩为中粗粒花岗岩,其间穿插其它岩脉,如何保证安全和洞库工程的成型质量最为关键。在高直边墙中,采用预裂爆破技术,在对中层开挖方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了预裂爆破参数和围岩Q值的选取,成功实现了大型洞室高直边墙预裂爆破,大大提高了洞库工程成型质量,并确保了安全。  相似文献   
130.
详细介绍各类生态支挡结构的主要类型、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及适用条件,并以大广高速公路为依托,介绍生态面板挡墙、石笼挡墙、生态桩板墙这3种生态支挡结构在示范工程中的应用,并对生态面板挡墙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