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4篇
  免费   169篇
公路运输   777篇
综合类   819篇
水路运输   477篇
铁路运输   559篇
综合运输   15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71.
Review of GPS Travel Survey and GPS Data-Processing Metho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tract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devices have been utilised in travel surveys since the late 1990s. Because GPS devices are very accurate at recording time and 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vel, they can correct the trip-misreporting issue resulting from self-reports of travel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ravel data. Although the initial idea of using GPS surveys in transport data collection was just to replace paper-based travel diaries, GPS surveys currently are being applied in a number of transport fields. Several general reviews have been done about GPS surveys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sections in some papers, but a detailed systematic review from GPS data collection to the whole procedure of GPS data processing has not been undertaken.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GPS survey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and GPS data processing. Different from most reviews in GPS research, this paper provides a detailed and systematic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methods from trip identification to mode and purpose detection, introduces the methods that researchers and planners are currently using, and discusses the pros and cons of those methods. Based on this review, researchers can choose appropriate methods and endeavour to improve them.  相似文献   
972.
为分析网约车上下客热点的时空分布特性,利用网约车订单数据,构建基于网络核密度估计的上下客热点识别模型,采用回归模型对热点进行聚类和分级。通过研究区域划定、数据清洗和筛选,引入以路网距离为度量的网络核密度估计方法,基于非均质网络方向延展和网络距离衰减效应,对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的特征时段内网约车上下客点的核密度值进行估计。采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对核密度值进行聚类,识别出研究区域的热点路段分布及其等级。通过与平面核密度估计结果对比分析,本文提出的网络核密度估计方法体现了上下客热点在路段和交叉口的分布特点,表征了实际的交通需求与路网结构的关系。研究结论为优化城市网约车的运营管理、提高城市居民出行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3.
天津港陆域真空预压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沉降、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等进行监测。采用双曲线法推算固结度,提供卸载依据;分析原海底以下土层沉降量,得到原海底以下土层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31.9%;由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了解软基的加固机理;真空预压前后进行钻探取土室内土工试验及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分析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及十字板强度的变化情况,对地基处理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74.
李晓春 《隧道建设》2014,34(11):1024-1030
为研究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江南工作井的全过程工作性态,以指导设计和施工。通过对竖井设计特点的分析,综合考虑安全、经济因素,兼顾施工期与运营期使用需要,确定采用叠合墙的结构设计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得出地表沉降与竖井围护结构刚度的关系曲线,证明了地下连续墙在控制地表沉降方面的优势;运用SAP2000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工作井的叠合墙结构施工和运营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了叠合结构的变形和受力特征;通过二维和三维计算对比,结合实测数据,指出竖井结构内力计算时,其空间效应是不能被忽略的。通过分析,论证了叠合墙结构体系在江南工作井中运用的合理性,证实了其经济、受力合理、控制沉降好等优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5.
胡文丰  张义隆 《隧道建设》2014,34(Z1):41-47
近年来,台湾开发的部分重大建设均牵涉山岳隧道的开挖,因台湾地处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板块交界处,受其影响,常发现有温泉形成。隧道内如有温泉水流出,则相比一般隧道外的作业环境温度要高出很多,而大部分隧道会遇到温泉水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实际工程案例的现地探查数据及隧道开挖施工效率进行分析,探讨了温泉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以期为高温隧道开挖施工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76.
为了给城市道路过街行人安全通行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进行过街行人决策风险 试验,对过街行人的感知风险及决策行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过街行人感知风险随机动车 速度变化的规律及过街行人决策行为的损失函数,基于概率论构建了过街行人碰撞风险 概率模型,并标定了在不同车速等级下过街行人的行车延误和碰撞风险损失.研究结果表 明,当行车速度较低时,过街行人采取穿越策略最优;当行车速度处于中等时,过街行人 采取等待或穿越策略损失相差不大,但以穿越较优;当行车速度较高时,由于风险过高, 行人不宜选择穿越,即使过街延误时间增长,对于自身的最优策略应该是等待.  相似文献   
977.
官林星 《隧道建设》2013,33(7):579-585
为了探讨盾构法输水隧道的设计难点,以南昌市城北水厂盾构法输水隧道工程为背景,对隧道的受力分析与设计进行详细论述。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1)在考虑隧道抗浮及地层特点的基础上,对隧道的平面线形、纵断面、管片及接收井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 2)盾构法输水隧道与公路、铁路等其他用途盾构隧道的最大区别在于内水压的存在,其设计难点在于合理内水压力的确定; 3)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隧道所受的外部最高、最低地下水位,隧道运营阶段的平常内水压力与异常内水压力等因素进行多工况组合,得到隧道的内力包络图后进行配筋,才能得到安全经济的设计结果; 4)穿越赣江盾构法输水隧道的实施可增加国内为数不多的在岩层中单衬砌盾构法输水隧道的工程案例,可为小断面输水隧道的建设提供新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978.
为了解决传统的信号检测电路准确度不高,对温度和工艺变化抵抗能力不够的问题,建立了信号强度检测电路的系统模型.推导得到限幅放大器增益与信号强度检测单元误差的关系以及降低信号强度检测单元误差的方法.通过分析,得到在提高准确度的前提下减小限幅放大器增益随温度和工艺变化的方法.基于以上分析,引入增益加强结构,以提高限幅放大器增益的准确性和抵抗温度及工艺变化的能力.采用0.18 μm体硅(CMOS)工艺,1.8 V供电电源,面积为500 μm×200 μm的电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测试温度从-40 ℃变化到85 ℃时,该信号强度检测电路都可以提供55 dB的动态范围和大于55 MHz的带宽,其检测误差小于1.5 dB,电路功耗为1.89 mW,检测精度高达1.5 dB.   相似文献   
979.
负压波在管道中的传播是能量传播的一种形式,因而在管道传播过程中会有能量的损失,这种损失在经过弯管时损耗会更大.发生泄漏后,管道中间若有弯头,负压波在这一段会有反射、折射现象发生,使负压波的能量减小.文中从实验出发,研究弯头处的负压波传播规律,对负压波衰减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管道泄漏计算时的弯头当量长度计算公式,并将此分析结果与以前的工作进行对比,验证了此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80.
针对视频运动车辆检测技术在UTC-SCOOT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城市交叉口控制中使用视频摄像机代替传统的车辆检测器,用于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信号实时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