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5篇
  免费   550篇
公路运输   973篇
综合类   1212篇
水路运输   757篇
铁路运输   1222篇
综合运输   191篇
  2025年   15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为提高基于图像处理的路面表观病害检测识别效率及精度,引入目标检测中的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eg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Faster R-CNN)算法以快速识别病害种类、位置与面积;针对已提取的带边框裂缝病害区域,采用基于VGG16迁移学习与模型微调的CNN与50...  相似文献   
202.
信号控制对动态路线选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动态路线选择模型为基础的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ATIS)的实施必然对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产生影响,同时交通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对路线诱导信息“运行时间”的估计也发生作用,影响用户对最优路线的造选择。对两系统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两系统相互关系模型最后给出了实际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3.
RFID技术是采用射频通信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可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利用RFID技术管理车辆行驶能获得高速公路区间行驶速度,可用来判断车辆是否超速行驶,从而大大降低车辆超速行为的方式几率,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04.
依托柞水至小河高速公路杨家湾隧道右线工程,针对隧道入口处围岩为强风化板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围岩稳定性差等特点,提出“零埋深进洞”,即“零开挖”的设计、施工理念。即按“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缩小洞口施工对自然边仰坡原始植被的破坏程度,稳定边仰坡美化环境。工程实践证明,所提方法对于隧道洞口围岩条件较差的情况是比较适合的。  相似文献   
205.
提出一种在结构化道路情况下的夜间道路标志线检测算法。选择邻域均值滤波、Sobel算子和最大熵分割算法对道路图像进行预处理。结合道路灰度图像与道路边界图像,分析夜间道路边界点的分布特征,将道路边界点划分为到4个点集。针对虚假道路边界点,应用多方向搜索方法予以消除。选用2D的直线模型,采用改进的Hough变换从预处理后的图像中获取道路几何特征参数,最终检测出道路边界。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靠、有效,户外试验中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6.
针对主次路相交并设置行人专用相位的交叉口行人闯红灯的普遍现象,提出整个交叉口行人专用相位与几个进口行人可用相位相结合的信号配时方案,通过仿真验证得出,该方法不仅有效的降低了行人闯红灯率,减少了行人的等待时间,而且机动车的延误没有明显的增加。这种配时方案为解决我们城市主次路相交等道路宽度差距较大的交叉口中的行人闯红灯现象提供一个较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7.
设计和实现了对多类汽车驾驶室电路系统进行故障检测的控制和数据处理平台。针对驾驶室电路系统的不同性质的被检对象,分别实现了对模拟量、数字量信号采集与输入及相关信号处理,以及对驾驶室仪表传感器信号的模拟。建立了驾驶室电路系统和检测结果查询数据库,不仅可以实现对检测结果的实时显示,而且可以进行对检测结果历史数据的本机查询,并通过Intranet进行远程的检测结果查询。经过在驾驶室生产线上的试验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08.
信号采样理论在交通流检测点布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交通流检测点布设领域研究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与抽象的基础上,提出交通流检测点布设本质上属于空间交通流信号采样问题。依据信号采样理论,建立了确定检测点间距或密度的方法与流程,该流程包括空间交通流信号产生、离散傅里叶变换、频谱分析、间距确定、误差分析5个步骤。对高速公路拥挤状态下的仿真分析表明:100 m的检测点间距可以满足对拥挤交通流状态的真实检测,该数值接近于实际应用中的最小值(125 m),说明该理论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9.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因拉索功能过早衰退而引发的换索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为促进拉索的检测、评定及相关养护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在全面总结已建桥梁的拉索的构造形式、防腐体系及主要病害的形成机制基础上,对当前的拉索检测与评定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换索通常被认为是延长在役 PC斜拉桥使用寿命的最重要的养护技术。根据换索桥梁的技术资料,阐述了换索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指出新桥的设计应当对运营期换索问题予以充分的考虑,同时应着力开发不中断交通条件下的换索技术,这些均对今后加强拉索检测与评定及换索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10.
星载SAR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星载SAR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对2种传统交通监控方式进行概括说明,指出交通是卫星遥感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并对3种遥感技术——低空遥感技术、星载光学遥感技术和星载SAR技术进行对比分析。重点介绍星载SAR的优缺点,对其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进行深刻分析,阐述其在路网信息探测、单车及车辆群运动状态感知3方面的应用前景,并指出其在交通应用中的重点技术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