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3篇
  免费   139篇
公路运输   549篇
综合类   1039篇
水路运输   401篇
铁路运输   329篇
综合运输   3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为研究桥梁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和承载能力,以某连续梁桥为计算实例,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质量-弹簧的车辆模型和桥梁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用时程分析法分析了车辆荷载作用下连续梁桥的动力响应特征,着重探讨了车辆刚度、车辆质量、行车速度等车辆荷载因素对连续梁桥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并提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742.
王军  邓逵  吴楚才  王敏  查恋池 《船舶》2012,(4):62-66
"航浚18"挖泥船原装流量计为德国E+H产品,使用多年后产生流速测量不稳定,波动范围过大的问题。结合"航浚18"的产量计改造,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与武汉市波光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发专门用于挖泥船上的新型电磁流量计。该型流量计采用工频交流励磁,结合微机技术,利用微机进行实时采样和分段线性拟合数据,大大提高流速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手段进行多方面改进措施,解决工频干扰和零点稳定性的问题,克服了通用型电磁流量计应用于挖泥船的弊病。同时研究了适用于挖泥船上电磁流量计的空管检测功能的实现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这些措施取得较好的干扰抑制效果,测量精度和产品性能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743.
分析了潜艇打击远程目标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延迟,采用误差合成的方法建立了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简化模型,并据以进行了量化分析,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44.
白岚  王科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2):85-87
通过使用空空导弹雷达导引头箔条干扰仿真软件,采用目标飞机运动模型、箔条干扰特性、导弹运动模型,对箔条诱骗空空导弹雷达导引头的全过程进行作战仿真,分析出箔条干扰弹投放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745.
长期以来,我国桥规对梁桥恒载跨中挠度允许值[ft]空缺;一般均用活载挠度fp=[L/600]来代替。这是造成中国PC连续梁跨中普遍下挠、底板开裂的一个重要原因。文中提出设计应控制合龙前初始挠度[f0]≤L/4 800才能确保桥梁安全。  相似文献   
746.
分析了公交站点间车辆运行过程,将行程预测时间划分为交叉口排队等待时间、路段行驶时间和停站时间3个部分,利用交通波理论和延误三角形,分别建立了无公交专用车道和有公交专用车道2种情况下排队等待时间的动态预测模型;根据乘客到站规律和上下车规律,提出了公交车进站停靠时间模型;针对无公交专用车道条件下的时间预测方法进行了实例演算.实验数据表明,基于交通波行程时间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满足站点间行程时间预报要求.  相似文献   
747.
针对车辆保有量日益增加和拥堵情况日趋严重而造成的城市冷链物流时效性不强、客户价值不高、顾客满意度降低等问题,综合考虑客户价值、客户满意度以及成本等因素,提出一种城市冷链物流时变路径优化方法。考虑到冷链配送过程中不同时段的道路拥堵问题,采用分段函数刻画车辆行驶速度,并同时考虑时间窗和车辆载重量等约束,建立了多目标数学模型。使用线性加权法和主要目标法对多目标进行处理,将其转换成单目标数学模型。结合问题NP难特性,设计了单亲遗传算法对小、中、大规模算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与未考虑客户价值模型相比,该模型在平均增加3.28%成本的情况下,提高14.96%的客户价值和14.64%的满意度;与未考虑成本模型相比,该模型在减少1.55%的客户价值的前提下,节约17.32%的成本;对比静态路网模型,模型减少0.92%的成本,提高6.27%的客户满意度和16.06%的客户价值。通过对目标函数中成本权重和客户价值权重进行参数分析,表明成本和客户价值之间存在明显的背反关系。  相似文献   
748.
Day-to-day variation in the travel times of congested urba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is a frustrating phenomenon to the users of these networks. These users look pessimistically at the path travel times, and learn to spend additional time to safeguard against serious penalties that await late arrivals at the destinations. These additional expenses are charges similar to the tolls in system equilibrium flow problem, but may not be collected. With this conjecture, the user equilibrium (UE) formulation of congested network flow problem would lack some necessary factors in addressing appropriate path choices. This study, following a previous work proposing pessimistic UE (PUE) flow, aims to show how to measure this additional travel cost for a link, and investigates how different is PUE from UE, and when such differences are pronounced. Data are collected from the peak-hour travel times for the links of paths in the city of Tehran, to estimate the variance of travel times for typical links. Deterministic functions are obtained by calibrating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daily variations of link travel times, and probabilistic functions by the technique of copula. UE and PUE traffic assignment models are built and applied to three large cities of Mashhad, Shiraz, and Tehran in Ira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imated flows by PUE model replicate the observed flows in screen lines much better than the UE model, particularly for longer trips. Since PUE is computationally equivalent to UE, this improvement is attained virtually at no cost.  相似文献   
749.
为研究振动法成型水泥稳定碎石试件取代静压法的可行性,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试了振动法成型试件的力学性能,分析讨论了相关影响因素,并通过与静压法及实际工程钻芯取样进行对比,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振动成型的优势。结果发现,在提高水泥剂量的基础上,较长的振动时间能够提升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同样的养生时间下,较长振动时间下形成的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较大;静压成型试件的抗压强度显著低于实际工程,而振动法成型试件的强度与实际工程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750.
王伟  高星  刘孝卫 《隧道建设》2019,39(8):1239-1246
在地震勘探中,尤其在浅层地震勘探、层析成像和地震波法超前探测中初至时间拾取精度直接影响勘探区域地质结构的反演结果,初至时间的自动拾取也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数据处理的一个关键环节。介绍4种初至自动拾取算法--最大振幅法、能量比法、STA/LTA(长短时窗比)法和AIC(峰度赤池信息量准则)法,利用云南某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采集到的1组地震数据,对4种初至自动拾取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SLA/LTA算法拾取的初至时间更为精确,AIC法、能量比法次之。进一步利用其他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采集到的几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获得相同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