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张卫 《水运工程》2011,(Z1):52-56
从确定符合项目实际情况的设计原则入手,通过利比亚米苏拉塔市萨瓦瓦住宅区中心区总体布局和建筑设计两个方面的设计实践,探讨了"传统、现代与文脉"这一当今时代无法回避的文化议题。并且针对具有鲜明文化、宗教和气候特征的建筑设计的特点、方法与风格进行了总结,为今后的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源动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资源动员论试图常态化社会运动,强调其理性、组织、策略等方面,使得社会运动的情绪、仪式与宗教这些非常态元素的分析受到压抑.本文分析了资源动员论的哪些预设排除了这些非常态元素的讨论,并使用涂尔干的观点来整合上述的研究发现.相对于集体行为理论的宣称,涂尔干并没有将社会运动视为是某种偏差行为.本文主张,涂尔干的宗教研究提供了一套文化分析策略,可以放在政治社会学的脉络下思考.因此,涂尔干的理论是解决当前集体行动研究困境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3.
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所有权力都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话语是知识传播和权力控制的工具。权力如果争夺不到话语,便不再是权力。本文旨在讨论《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权力话语转变,在文本中宗教权力话语实现了对人的控制,而女主人翁莎拉则利用其边缘话语身份巧妙地绕过宗教权力话语从而争得自己想要的自由。  相似文献   
4.
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地域文化、宗教文化、习俗文化、历史文化等几个方面,就中西文化的差异及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5.
宗教信仰与人的精神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信仰对人们精神境界的影响客观上有某些积极作用,但它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必须予以重视.宗教信仰是人的主体意识的一种扭曲的、异化的形态,是一种被消解了主体性的主体意识,它丧失了基于人的主体性的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是丧失了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消极的精神状态.宗教对人们形成以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实践精神、批评精神、自我超越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高尚的精神境界本质上起着一种阻碍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该注意宗教在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发挥的同时,克服宗教对人们精神境界的形成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宗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洲的原居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的宗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澳洲的独特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原居民宗教和文化。同世界上其他宗教相似,土著人的宗教业相信神创世纪,但是与众不同的是,他们的宗教不相信神派遣先知也没有宗教典籍。土著人崇拜图腾,信仰巫术,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淡漠,但是精神世界非常丰富。他们的信仰有许多表现方式,如神话,绘画艺术,仪式典礼等。土著人的宗教构成了澳大利亚多文化社会的饶有特色的一部分。在日益现代化的社会里,土著人的宗教和文化传统正在逐渐流失。研究和发掘古老的土著人宗教有助于保持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Conservationists have been criticized for failing to protect nature in the face of mounting threats including overexploitation, species loss, habitat destruction, and climate change. Resource managers and scientists have yet to fully engage a major segment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in their outreach effort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religious communities. The world's religions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a surprising driver of support for conserva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numerous examples demonstrate religious and conservation groups working together to achieve conservation outcomes. However, many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s do not effectively engage religious groups. When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s do engage religious groups, efforts to do so are often ad hoc and such partnerships may wane over time. A more systematic approach is needed that directly engages religious communities, develops effective partnerships, supports and sustains dialogue aimed at finding common ground despite potentially divergent worldviews, and establishes supporting mechanisms to maintain the partnerships that are developed. Effective partnerships between religious and conservation groups represent significant untapped potential which can directly support conservation outcomes; such partnerships are likely to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with dwindling support for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