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51篇
综合类   38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以道贺高速公路为工程背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了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重点介绍了道路安全审计的关键问题;通过对长大下坡路段的安全性分析,赵家特大桥上风速场分析,发现长达下坡路段以及赵家特大桥上的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提出了提高行车安全性的改善建议,以降低事故率.  相似文献   
212.
线路分方向选择限制坡度及长大下坡道一直都是铁路设计和运营中关注的问题.文章从运量预测、制动安全、适应地形条件、工程技术经济、工程实施难度、运输组织适应性等方面综合分析,得出久永铁路采用长大下坡是安全和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213.
汽车连续制动是制动器升温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山区二级公路长陡下坡路段。文中以317国道鹧鸪山隧道西引道为例,采用热成像仪检测67辆大型车辆在完成4.4 km长陡下坡后的制动器温度,分析单车制动器最高温度、同轴左右轮制动器温度、有无载货时制动器温度、有无淋水时制动器温度等。结果表明,4.4 km长、平均纵坡5%的长陡下坡会使制动器温度达到300℃;同轴左右轮制动器温度差异不容忽视;重车通过连续长陡下坡路段的危险系数比空车高;车辆在长陡下坡路段采取淋水降温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214.
伏耀华  张可成  赵亮  刘晓雷 《船舶力学》2022,(11):1657-1667
岛礁附近或者近岸海域,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再满足平坦海底假设,高低不平的海底对浮体的波浪载荷干扰不可忽略。斜坡式地形是对海底轮廓的一种合理假设,但现有文献中主要考虑斜上坡式地形,尚未见到关于斜下坡地形对浮体波浪载荷影响的研究。鉴于上述原因,本文采用台阶近似法(step approximation method,SAM)和二维Rankine源方法(2D Rankine source method,RSM2D)建立斜坡海底条件下浮体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SAM-RSM2D),开发对应的软件程序,其中台阶近似法能够求解斜底上的入射波浪速度势,二维Rankine源方法可以考虑绕射问题中波浪-浮体-海底的交互作用。通过对比斜上坡、斜下坡和平底地形条件下的浮体波浪激励力和激励力矩发现,斜上坡和斜下坡对浮体波浪载荷的作用规律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15.
运用行车动力学理论,考虑车辆在长大纵坡下坡路段加速性能,以车速不超过道路设计车速为前提,进行振动减速带设置间距的研究,得出了在不同设计车速、不同纵坡坡度下振动减速带的设置间距.分析显示,车速越高,振动减速带设置间距与纵坡的关系越明显,减速带可以有效降低车速.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16.
王洪明  蓝岚  何操  郑忠 《公路》2020,(4):232-237
为研究山区高速公路超长下坡与隧道群耦合路段的行车安全,利用VBOX和红外线测温仪在雅康高速公路隧道群及相邻路段对下行载重货车进行测试。发现车辆制动集中于坡度超过2.6%的下坡路段、隧道出入口和有阳光照射的隧间路段,并且制动强度和制动频率随下坡的累计长度增加而增大;在下坡的加速作用下,长距离隧道行车和较小半径转弯会强化驾驶员的控速心理,容易导致车速过低和制动器严重热衰退。建议进一步增强隧道间的视觉顺适性、完善对长下坡的信息提示和对下行鼓式制动载重货车采取相应的安全管控措施,并提出了一种适合隧道内设置的摩擦式避险设施。  相似文献   
217.
针对连续长下坡隧道出口与互通段的交通安全问题,从驾驶员的视认特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驾驶员在隧道出口与互通段获取标志信息并实施操作的过程,明确了交通标志在隧道内外时出口与互通的最小间距设置参数和计算方法;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出特长隧道出口处驾驶员瞳孔直径变化规律以及瞳孔直径变化比率波动幅度,计算出驾驶员在隧道出口的明适应时间均值为1.782s,建议交通标志位于隧道内外时隧道出口与互通段的最小间距分别为400m和50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