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9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127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2012年6月,美国总统轮船有限公司采购科尼叉车设备。谈及此次合作,科尼集团东北亚港口机械总监洪旭煦先生说:"科尼叉车得到不少客户的青睐,这与科尼叉车优异的表现密不可分。作为欧洲历史悠久的叉车品牌,科尼叉车优异的品质是赢得客户信赖的关键因素。"据悉,此次交易的交货期  相似文献   
172.
东北亚港口的竞争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亚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占世界港口总吞吐量的1/3。世界10大港口中的5个位于亚洲,即香港、新加坡、釜山、高雄和上海(见表2)。据预测,到2010年,亚洲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2亿TEU,东北亚港口都在制定规划以迎合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73.
174.
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臻 《中国水运》2004,(4):9-10
最近,中共中央及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而高度重视大连的城市地位,这也符合大连市委提出的“大大连”规划设想。这对大连市实现城市资源的最佳配置、发挥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并带动辽宁省和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腾飞,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5.
张荣忠 《中国港口》2005,(10):54-54,50
韩国的釜山港和广阳港目前正在积极地向海内外投资商开放,其中包括韩国政府海运和渔业部已经决定向外资出售釜山港和广阳港的部分股权,目标是扩大投资建设,加速向东北亚海运枢纽港地位靠近。主管集装箱港口发展、经营和管理的韩国海运渔业部认为,到2008年,日本、韩国和中国等三  相似文献   
176.
一、腹地经济发展是航运中心建设的支撑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不仅从性质上将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定义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也谋划了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腹地边界。如果以大连为圆心.以1000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圈.那么不仅中国的东北、华北,包括日本、韩国、俄罗斯远东大部分地区都在这个圆圈内。在这辽阔的地域内.按其地理位置和服务范围又可以分为核心腹地和中转腹地。  相似文献   
177.
<正>笔者从1月31日由青岛市港航局等市相关部门与50余家重点港口航运企业参加的会议上了解到,今后5年,青岛市将建成功能完善、层次  相似文献   
178.
<正>一、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地位分析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是对大连市和大连港口重要地位的充分肯定。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不仅对大连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我国对外开放全局、参与东北亚国际合作、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79.
马暕  王健伟 《综合运输》2003,(12):13-15
<正> 从世界形势看,虽然目前还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但和平与发展是整个世界的主旋律。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流、资金流的聚集和扩散都不存在时间和空间障碍,而物流的形成还必须依靠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因此,加强区域间的运输通道建设就成为推动经济合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条件。东北亚地区各国的资源禀  相似文献   
180.
交通要闻     
《运输经理世界》2012,(1):10-11
东北亚陆海联运合作正式启动 2011年12月22日,中日韩俄东北亚陆海联运合作论坛和政府磋商会议在哈尔滨落幕。会议签署了《中日韩俄东北亚陆海联运合作磋商会议纪要》,标志着四国政府正式启动陆海联运合作。据悉,四国将建立由主管部门牵头的中日韩俄陆海联运政府间合作磋商机制,就签署中日韩俄政府间陆海联运协定进行磋商,每年召开一到两次会议,并于2012年在中国举行首次磋商会议。会议商定成立由四国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牵头,研究机构、企业等方面的专家参加的专家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