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0篇
  免费   51篇
公路运输   1230篇
综合类   261篇
水路运输   900篇
铁路运输   1320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实现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的提升,研制了一种新型永磁电机直驱驱动单元.介绍了新型直驱驱动单元的技术参数和结构特点,同时分析了既有轨道交通永磁直驱技术的特点,总结了新型驱动单元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992.
本文论述了现代船用推进电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具体分析了舰船推进发展所需考虑的几项主要性能指标,并对不同类型的推进电机的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论证。最后,介绍了国外针对几项关键技术指标的发展趋势和采取的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93.
回志澎  陈新刚  马守军 《船电技术》2007,27(6):339-342,350
随着舰船电力系统容量的逐步增大,受到电缆敷设和断路器分断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低压系统已不能满足要求.系统电压由380V上升为6.6kV,随之带来了系统能否继续沿用以往的不接地运行方式的问题.本文就中压电力系统是否接地及可用的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并分析舰船中压电力系统的接地方案.  相似文献   
994.
本章主要研究设计直流电动机的电路原理图.根据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公式n=(U-IaRa)/CeΦ,对电动机和负载参数进行比例缩小,运用电路理论和电机拖动的相关知识,实现了电动机转速的可调.  相似文献   
995.
顾雪晨 《船电技术》2012,32(10):53-56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感应电机提高转矩密度的实现途径。并通过理论推导,对利用谐波提高转矩密度进行了定性的理论分析。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和样机试验对比分析,对注入谐波提高转矩密度展开了验证,试验结果验证了部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6.
吴国栋  王硕丰  胡斌 《船舶工程》2012,(Z2):97-99,173
针对刚性联接双电机驱动系统的功率分配问题,提出电机输出转矩耦合控制策略。通过转矩耦合控制及矢量控制方法,控制各驱动电机的输出转矩动态相等,从而实现负载功率在刚性联接驱动系统的各电机之间平均分配。文章从功率平衡问题分析、电机负载均衡控制策略、转矩控制器设计等方面详细论述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97.
对风能的利用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技术,风磨早在几千年前就为人所用.古巴比伦人就已知道利用风能.然而在过去几十年,这项技术才得到了真正的发展.根据在航空领域所了解的知识,首先推进的是现代风电机的空气动力学技术.变桨系统则是过去30年最重大的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998.
船舶在港使用岸电代替自发电,是节能和环境保护(减排、降噪等)的有效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发达国家港口,陆续为新建码头配置或为原有码头增设船用岸电设施并要求船舶使用。例如美国  相似文献   
999.
王云河 《船电技术》2012,32(5):15-17
为了抑制电压上升率,减少电动机中的谐波分量,设计了中压变频器输出滤波器。分析了滤波器的原理,给出了LC滤波器的选取原则,讨论了LC参数的取值区间。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中压变频器输出滤波器参数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00.
阐述了混合动力汽车各子系统热量产生的机理以及其与车辆运行工况的关系,设计了基于独立循环流而冷却关系相互促进的新型混合动力轿车冷却系统。通过参数化设计和结构性能优化,使该冷却系统在现有混合动力轿车平台上取得满意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