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1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船艇》2007,(9B):24-25
2007年9月,中国第一艘液化天然气船(LNG)将按预定计划,在业界的关注目光中正式出海试航。 作为世界民用船舶建造“皇冠上的明珠”,迄今只有日、韩和少数欧洲国家能建造的高技术产品,LNG的建造与完工不仅成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强大科技实力的见证,更成为中国船舶工业快速崛起的一个缩影。[第一段]  相似文献   
42.
陈慧 《船艇》2003,(1):12-14
今年5月份,中国决定对部分进口钢铁采取保障措施,案件一经公告,就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这是我国自2002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以来,第一次动用保障措施条例,也是入世后依据WTO  相似文献   
43.
新世纪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柱石 《船艇》2004,(1):30-33
1、把我国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新世纪面临 的新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是我国船舶工业打基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船舶工业认真贯彻毛泽东同志“建设海上钢铁长城”的指示精神,迅速恢复并发展了生产能力。国内造船界通过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舰船制造技术,修造结合,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地研制出了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44.
《水运管理》2010,32(8):3-3
2010年9月21—22日,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将在上海组织召开“2010年中国国际海洋工程发展论坛”。本届论坛得到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领导和支持,并得到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等有关部门和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45.
介绍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在“十五”期间的工作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方针和发展战略,以及中船集团为促进新世纪上海船舶工业大发展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6.
《航海技术》2001,(3):45-45
4月8日,中海集团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在上海举行建造4艘4100TEU全集装箱船合同签字仪式,这是中海集团迅猛发展的集装箱运输船队又一次扩容。  相似文献   
47.
《船舶》2009,20(3):65-65
《船舶》杂志系由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批准出版且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国内标准刊号为CN31—1561,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1—9855。主办单位是国内知名的船舶科研与设计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又称: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管单位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48.
《船舶》2009,20(2):63-63
喷水推进工程研究中心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单位——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从事船舶喷水推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实体,是国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门从事喷水推进技术的研究、设计和成套设备供应的单位。中心拥有强大齐全的技术队伍,有研究员3人、博士1人、硕士4人、高级工程师11人、工程师11人及高级技师2人;拥有先进的研究、设计和管理手段;拥有供工程设计应用的喷水推进泵水力模型库和完整的数据库;开发了一系列喷水推进专用软件,可供不同情况和不同阶段的设计之用;己建成中船集团公司泵技术检测中心和喷水推进综合性能试验台两个试验室,而后者具有400t循环水容量,总功率1250kW以及多种多回路分支流道,既可供喷水推进进流管道内流场、推进泵水力模型内外特性试验研究,也可承担大功率实泵的检测和校验工作。  相似文献   
49.
《船舶》2009,20(4):64-64
《船舶》杂志系由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批准出版且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国内标准刊号为CN31—1561.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1—9855。主办单位是国内知名的船舶科研与设计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又称: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管单位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50.
《中国船检》2009,(9):67-68
总长160.9米,型宽27米,型深11.8米,载泥量约为23750吨,舱容约为16888立方米,具有耙吸装舱、吹岸、艏喷以及低浓度自动排放功能。采用综合集成平台控制系统、驾驶室单人遥控推进系统,单人遥控挖泥系统,独立工作能力及环境适应性强,是目前国内最六最先进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该船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O八研究所设计,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建造,船东为中港疏浚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