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9篇
  免费   64篇
公路运输   1238篇
综合类   292篇
水路运输   542篇
铁路运输   245篇
综合运输   3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汽车与安全》2005,(4):42-45
汽车作为现代化交通工具,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与乐趣的同时.也因其引起的交通事故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威胁和伤害。因此,汽车的安全性被大家高度关注。众所周知,汽车的安全性可划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能够够识别潜在的危险自动减速,或当突发的因素出现时.能够在驾驶员的操纵下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的性能,包括车辆照明与光信号装置,制动装置、转向装置及轮胎等相关的安全装备及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72.
简要分析了柴油机的振动特点和隔振装置的基本应用,并结合长江某大型豪华游轮主机隔振装置的安装实例,着重介绍了环形金属隔震装置的安装过程和工艺要求,对其他船舶主机隔震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3.
根据舰船机械设备安装特性及隔振要求,建立包含机械设备、隔振器和柔性基础的数学模型并对其求解,得到隔振系统在简谐激励下的响应及传递功率流计算公式,讨论了隔振系统中设备质量、隔振器刚度和阻尼、柔性基础刚度和阻尼等参数对隔振能力的影响。理论表明,适当增大机械设备质量、隔振器阻尼及柔性基础阻尼能提高系统隔振能力,较大的隔振器刚度不利于隔振,而基础板柔性对隔振系统的影响与激励频率有关,并给出了柔性基础隔振设计中参数选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4.
为解决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大规模用户交通方式问题,多维度分析出行方式特征,提出结合主动学习和Tri-training的半监督支持向量机算法。以手机信令出行链为基础,将出行特征划分为距离、时间、速度、出行者属性等四类,并进一步研究多维度特征及其计算方法 ,基于有向无环图设计一种结合主动学习与基于Tri-training的半监督多分类支持向量机。运用HY市手机信令数据构建样本集并训练该分类器,与多种监督学习分类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主动学习构造的富含信息的已标记样本集可以减少半监督学习的迭代次数,Tri-training半监督支持向量机可以通过大量未标记样本提升分类器准确率,结合主动学习与Tri-training半监督支持向量机算法可以有效地识别手机信令数据出行链的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75.
对双层隔振系统采用H2最优控制策略进行主动控制研究,确定双层隔振系统的输出控制目标,采取不同的反馈控制变量,得到外界干扰与输出目标的幅频特性曲线;通过分析幅频特性曲线,比较各反馈控制的优缺点,从而确定最佳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6.
77.
《中国修船》2017,(5):41-44
文章介绍了潜艇管路系统振动噪声的传播途径和主要的控制方法,针对管路振动辐射噪声中低频线谱难以消除的问题,着重阐述了主动控制技术在管路振动隔离中的应用现状。并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对管路系统减振降噪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8.
通过相应的假设和线性处理,建立了线性四自由度汽车列车模型。基于此模型,分析了LQR控制策略,设计了LQR最优控制器。通过Matlab/Simulink和Truck Sim联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LQR最优控制器能有效地改善汽车列车的机动性和方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79.
《江苏船舶》2017,(5):19-22
设计了某全回转拖轮主机的单层隔振系统,分析了模态以及参数对隔振系统的影响,校核了振动烈度,分析表明主机隔振效果良好。此外,还设计并且实施了拖轮主机的台架实验。实验表明:当主机运行在额定转速750 r/min时,拖轮主机的隔振系统在5~5 000 Hz频率范围的总体隔振效果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80.
萎田双 《家用汽车》2012,(4):153-156
汽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唯有科技让我们倍感安全,主动多于被动才是汽车技术的大势所趋,从此行车安全不仅由驾驶者掌控,科技也能助你一臂之力。"要想制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谨遵交通规则,时刻提高警惕,但是老一辈的经验告诉我们要防患于未然,在危险还没出现之前将其扼杀,汽车里的主动安全技术恰恰是为我们广大的车主提供这种防患于未然的保证,它更多依赖于高技术含量的配置。在车辆接近失控时开始起作用,以各种方式介入驾驶的动作,在最短时间内,利用机械系统及电子装置,将车辆处于可操控状态,从而避免车祸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