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34篇
公路运输   226篇
综合类   203篇
水路运输   111篇
铁路运输   251篇
综合运输   2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跨径1500m左右斜拉桥的原创设计方案,即“部分地锚交叉索斜拉桥”,其主要特点是将长索交叉并锚固于地锚,使长索不对主梁产生水平压力.研究表明该方案具有以下显著优势:大幅度降低了斜拉索引起的主梁水平压力;交叉索有效提高了跨中区域的刚度;由于交叉索提供了双重竖向支撑,水平力又相抵,因此长索倾角可以适当减小,...  相似文献   
62.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和轴重的增加,车辆与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激烈.深入开展轮轨动态作用机理研究,对高速重载铁路安全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轨道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五种轨道动力学模型及算法,即车辆-轨道-路基非线性耦合系统交叉迭代算法,新型车辆单元和轨道单元模型,列车轨道系统动态分析的移动单元法,移动...  相似文献   
63.
以交通流率、速度和占有率为输入参数,采用交叉验证法优化模型惩罚参数C和核函数参数γ,建立以径向基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判断道路断面交通流状态;结合设计的道路网综合状态指数,依据自由流、拥挤流和阻塞流状态下占有率划分区间,构建城市快速路网交通流状态判别方法;最后以某一区域路网为例,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道路断面交通流状态判别精度可达92.22%;同时能够实现道路网范围内对自由流、拥挤流和阻塞流状态的判别,判别精度可达86.67%.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以贵阳某工程为例,介绍了旧城区城市主干路在红线限制、管线复杂,且与在建轨道交通工程有交叉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平交口改造为立体交叉的总体设计方案,旨在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65.
以实际工程为例,分析了农村公路的设计特点,并提出了设计实践的原则与要点,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1月,在燃油税新政和1.6升(含)以下排量车辆购置税减半等政策的刺激下,中国汽车市场出现变化.其中,乘用车1.6升以下品种产销环比呈现较快增长,尤其是以交叉型乘用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呈现双双增长,明显好于其它品种;汽车企业库存得到释放,当月库存创13月以来的新低,其中乘用车库存较上月减少8万余辆.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随着城市进程的快速发展,新建城市道路与既有高速公路的交叉不断产生,新建城市道路穿越高速公路的方案成为新的课题,是上跨还是下穿,是分离式立交或互通式立交是设计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安(阳)汤(阴)快速通道与南(乐)林(州)高速公路的交叉设计,通过多方案比选,创造性地提出了抬高交叉处既有高速公路路面标高、新建城市道路贴原地面下穿的设计新思路,该方案具有工程造价低、方便道路两侧土地开发利用、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可供类似项目借鉴。  相似文献   
68.
重庆市两江新区基础设施快速建设,港口、码头、铁路、公路、城市道路之间相互交叉影响,以疏唐互通立交为例,浅述如何解决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9.
对货车转向架改进中交叉支撑装置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0.
为针对基于交叉感应环线的移动闭塞列车自动控制系统(MATC)中车载ATP子系统定位校正算法的专题研究。对MATC定位中存在的3个难点因素,即进入新环线的通信延时、交叉点选取及跳环现象分别进行了算法设计及说明,并通过系统测试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