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3篇
  免费   74篇
公路运输   349篇
综合类   360篇
水路运输   3973篇
铁路运输   103篇
综合运输   112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91.
近年来,由于航运的复苏,沿江港口的进一步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海轮直接驶入内河港,大大加速了水路运输的发展.然而,一些海轮驾驶员由于缺乏对内河航道、航行规章的熟悉了解等等,导致海难事故的不断发生.以长江为例,2002年,长江南通段发生的21起较为严重的事故中,涉及进江海轮的事故占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792.
论司法公信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司法拘束力和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权威获得普遍服从的两大资源,而司法公信力则是司法权威的核心要素.司法公信力是司法赢得社会公众信任和信赖的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取决于司法在拘束力、判断力、自制力和排除力方面是否能够经得起公众的信任和信赖.司法公信力的确立与司法队伍个人素质状况和司法制度安排有直接联系,但后者更为根本.  相似文献   
793.
高等院校的本专科教育是通识教育,应该跳出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壁垒,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知识、能力和人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从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应时代的发展采取多元的教学方法,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以实践育人.  相似文献   
794.
香港港联航空公司9月8日推出来往广州与香港的航线,初期计划每天开通5~6班,双程机票的票面价定于1180港元。此航线的开通不仅标志着首家香港航空公司落户白云机场,同时也令广州到香港的航班从以前的每天5班增加至10班,成为白云机场航班密度最大的航线。同时,专家预计港联航空公司采取的低票价战略会促使穗港之间机票价格的下降。  相似文献   
795.
珠江口地区的深水集装箱港群(以下简称港群),包括香港在内,深圳、广州、高栏、东莞等港的深水集装箱码头。  相似文献   
796.
《广东交通》2005,(6):28-28
港珠澳大桥一桥贯通香港、澳门及珠海三地。大桥起于香港大屿山散厂湾,横跨珠江口,延伸至珠海拱北及澳门明珠,大桥为高架桥,全长29公里。  相似文献   
797.
高等院校的本专科教育是通识教育,应该跳出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壁垒,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知识、能力和人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从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应时代的发展采取多元的教学方法,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以实践育人.  相似文献   
798.
盘锦港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盘锦港建设的回顾,提出盘锦港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799.
珠海港位于珠江口的西南部,是西江流域唯一的天然深水海港.珠三角港口群中,香港、广州、深圳三港已占主导优势,通过对珠三角地区港口群主要港口的比较分析,运用SWOT模型对珠海港在珠三角港口群中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分析,提出了珠海港在珠三角港口群中近期定位和长期定位.  相似文献   
800.
蒲寿庚家族于南宋末年由广州迁至泉州。此后,在蒲寿庚的悉心经营下,迅速发展出强大的势力而掌控全城。泉州港在宋元鼎革之际得以平稳过渡,在元代达到空前繁盛,与蒲寿庚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对文献记载的分析对比,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蒲寿庚事迹作一详细梳理,针对学术界分歧较多的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并对其事迹作一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