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6篇
  免费   349篇
公路运输   3719篇
综合类   2367篇
水路运输   3527篇
铁路运输   2292篇
综合运输   160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432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614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458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430篇
  2014年   564篇
  2013年   579篇
  2012年   636篇
  2011年   753篇
  2010年   675篇
  2009年   671篇
  2008年   744篇
  2007年   636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385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空压机流量、总风缸容积和高度阀流量特性的匹配不合理,很容易出现总风缸压力急剧下降等现象,最终导致车辆紧急制动等严重后果.现基于AMESim气动系统仿真平台建立了高度阀模型和空气悬挂及储风系统模型,并结合广州地铁3号线技术条件,对车辆载荷由AW0变成AW3的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符合车辆的实际运行情况,为空压机选型和风缸容积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2.
随着京沪客运专线的建立,客货运输分线,提升货运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用大功率机车牵引万吨单编列车可以提高运能,但京沪线现有站台长度不能满足长大列车的停车要求,组合重载是提高运能的可能方式,多列车连挂运输使得列车的纵向冲动增加。本文以京沪线万吨组合列车(由两列5 000t的单编列车组成)为研究模型,计算分析了多种减压量制动和制动后缓解以及紧急制动车钩力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从机车不同步时间对车钩力影响规律,并寻找到常用制动时,制动缓解时,从控机车提前于主控机车4s动作时车钩力较小;紧急制动时,从控机车提前于主控机车1s动作车钩力较合适。主从机车不同步动作对制动距离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3.
为了得到指定切深下合理的刀间距,提出一种基于UDEC仿真的滚刀最优刀间距确定方法。通过试验机得到岩样力学参数,利用2D离散元仿真软件UDEC,建立了无围压条件下两把滚刀顺次切削节理不发育岩石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组数值试验,成功地模拟出了不同切深和刀间距下滚刀破碎岩石的全过程。分析得到指定切深下仿真切削比能耗与刀间距的对应关系,最小比能耗下的刀间距即为最优刀间距。最后,利用回转式盾构刀具切削实验台,采用恒切深方式进行多组实验,记录刀具所受三向力和破碎岩样重量,得到实验最优刀间距。通过实验手段和仿真手段得到的最优刀间距基本一致,工程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基于UDEC仿真的滚刀最优刀间距确定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4.
介绍了基于多物理场耦合仿真的轨道交通用永磁同步牵引电动机的设计方法。以沈阳地铁二号线用JD155永磁同步牵引电动机为例,介绍了该电动机的关键参数的选取、结构、试验和运行情况、与异步牵引电动机的比较以及下一阶段的工作。试验结果证明,JD155永磁同步牵引电动机在效率和节能效果、维护、外形尺寸等方面都优于异步牵引电动机。  相似文献   
185.
在试验条件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室外温度比较低,分别为-40℃、-50℃和-60℃),通过Fluent软件对KZ4AC型机车司机室加热系统的加热效率进行仿真计算。建立了KZ4AC型机车司机室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运用试验手段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为电力机车司机室加热系统的设计提供新的验证方法。结果表明:当室外温度分别为-40℃、-50℃、-60℃时,司机室温度达到要求所需加热时间分别为28 min、35 min和42 min,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6.
不同的空调回风方式对地铁车厢内的空调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文章采用数值方法对车厢内流场进行仿真,分析了两种常见的地铁车厢内回风方式的温度场和流场。结果表明,采用两种回风方式,均能满足乘客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7.
为研究HXD1型重载机车钩缓系统在线路实验中表现出的稳定动态特性,在分析13A/QKX100钩缓系统独特的工作原理基础上,建立了具有非线性迟滞特性的弹性胶泥缓冲器及具有钩尾摩擦弧面的车钩仿真模型.研究了13A/QKX100钩缓系统承受纵向压力时的动态特性,对比分析了钩尾摩擦面对车钩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提供的模型能够较精确地模拟HXD1型重载机车钩缓系统的运行动态表现;13A车钩钩尾摩擦面对车钩的承压动态特性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8.
详细分析在CTCS-3级列控仿真系统中ATP实物设备接入仿真平台面临的实时性问题,并对ATP接口平台的实时性进行详细研究与分析,针对ATP接口平台实时性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9.
详细介绍重庆跨座式关节型道岔运动系统的仿真设计过程,阐明如何在设计中布置驱动点、计算曲臂长度、布置导槽、获得台车运行轨迹。通过道岔的运动特性分析和道岔的驱动扭矩计算,全面了解道岔的运动特点和各个驱动点的受力状况。  相似文献   
190.
文章主要从电动侧开门的工作原理入手,进行系统运动学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基于MATLAB和UG Simulation进行仿真计算,得出侧开门电动开关过程中执行器输出位移与霍尔数(或开门角度)之间的关系、执行器电机转速与侧开门角速度之间的关系、速度控制算法应用以及MATLAB/UG仿真对比和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