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9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577篇
综合类   499篇
水路运输   311篇
铁路运输   223篇
综合运输   5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11):150-151
公路桥梁施工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水平要求较高,尤其是对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能力要求严格。因此只有做好材料选择、施工操作等各项环节的把关,才能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结合某大桥桥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实例,详细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如何做好温度裂缝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针对实验室测得混凝土热学参数结果的随机性和施工现场环境的差异性,提出了基于改进BP算法的大体积混凝土热学参数反分析方法.以太洪长江大桥南岸隧道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工程实例,反演了绝热温升、反应速率、导热系数及表面散热系数,采用反演分析得到热学参数进行温度场预测并用于指导施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确定热学参数减...  相似文献   
33.
采用先将巴氏芽孢杆菌的菌液与粉土拌合,然后入渗多轮胶结液(包含等比例的氯化钙和尿素)的方法可对粉土进行有效胶结加固。反应溶液用量(胶结液入渗轮数和菌液体积)对加固效果有重要影响。胶结液入渗轮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入渗轮数加固的试样在水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随着入渗轮数增加,试样中的CaCO3含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提高,且入渗后期的增幅高于前期。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入渗轮数较多时沉积的CaCO3晶体尺寸更大。菌液体积试验结果表明:当菌液用量为1倍孔隙体积(1.0Vv)时,试样中生成的CaCO3相对较多,无侧限抗压强度也更高。减少菌液体积并不能带来加固效果的提升;当入渗轮数较少时,采用0.6Vv菌液体积的加固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4.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就高速公路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展开探讨,提出具体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以提高高速公路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效率及质量,最大限度地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35.
结合首都机场滑行道底板施工,分析了超长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介绍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和设置膨胀加强带的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并介绍了相关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6.
大跨径拱桥拱座基础属于大体积砼结构工程,在浇筑过程中产生大量水化热,使砼体内与表面形成较大温差,产生热应力,从而导致砼体产生深度不等的裂缝.笔者以重庆渝邻高速公路温塘河特大桥拱座基础的施工技术为例,对大体积砼体内的温度应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提出了防裂措施.  相似文献   
37.
使用未经陈化钢渣砂作为原材料,通过掺入不同质量比外掺剂(粉煤灰、硅灰)对钢渣砂的膨胀性进行抑制,以使其满足道路用钢渣体积稳定性要求,根据体积稳定性试验结果得出较优的外掺剂配比。通过研究发现,单掺外掺剂对钢渣的膨胀性有较好抑制效果,复掺时对膨胀率抑制效果更明显;综合经济效果,在所有的单掺配比中,单掺质量比5%硅灰能发挥外掺剂较大效用;复掺组中,掺量5%、硅灰∶粉煤灰=1∶1组较优。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过程中监测数据不直观、理论计算与施工监控脱节等问题,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控动态控制方法。在Revit平台上,建立某船闸混凝土施工温控监测模型,结合Revit和数据库,以二次开发的形式实现监测信息与模型集成,同时将BIM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过程的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将BIM应用于施工温控监测,提高了对监测信息的可视化管理与分析能力,并为温控仿真数据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之间的反馈提供了途径,可更好地指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控。  相似文献   
39.
杨勇  彭昆 《公路与汽运》2020,(1):102-105
珠海市洪鹤大桥3#主墩承台平面尺寸为43 m×17 m,高6 m,承台砼浇筑量为4386 m^3,在30℃左右的高温季节进行施工。为确保承台大体积砼的施工质量,避免大体积砼结构产生温度裂缝,对承台大体积砼温度进行监测,发现承台第一层砼的施工温控指标超过规范建议值;针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温控措施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温控措施应用于承台第二层砼施工,达到了较好的温控效果。  相似文献   
40.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温度监测是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试研究。首先阐述BOT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测温基本原理;然后介绍温度测试系统;最后结合工程实例,研究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光纤铺设、光纤保护、测试及成果分析,同时采用点式温度传感器测试光缆部分位置的温度,采用精密温度计测试环境温度,并与光缆测试温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分布式温度精确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