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24篇
综合类   59篇
水路运输   1618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为了开展多任务作战舱室战位布置设计方案的工效评价研究,[方法]提出一种在设计阶段可实施的布置方案工效预测和评价方法,结合人的模糊认知特性以及多通道资源理论,考虑作战舱室战位间的沟通频率、距离、角度、战位对作战使用的重要隶属度等因素,从通道资源占用或付出努力对工作负荷的影响出发,对通过各因素进行归一化处理后,提出一种基于团队绩效的工效评价理论计算模型。通过开展仿真模拟的团队作业实验,测量团队任务完成时间及完成正确率等指标,并与模型计算的布置方案所支持的团队绩效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并能够用于多种作战舱室战位布置设计方案的预测和工效评价。[结论]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为作战舱室战位布置设计方案的工效评价、优选和优化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2.
海军水下无人作战系统因其造价低廉、隐蔽性强、避免人员伤亡等诸多优点而得到大力发展,美国等国已制定各类水下无人作战系统发展规划并开发出便携型、轻型、重型和巨型等多种水下无人作战系统,并向着提高智能化、模块化和标准化程度、拓展多平台搭载使用能力等方向发展。为了应对威胁,我国也应从顶层规划水下无人作战体系发展路线,开发多样化的水下无人作战系统。  相似文献   
53.
基于偏最小二乘的两栖突击车作战效能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两柄突击车作战效能和偏最小二乘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偏最小二乘预测作战效能的方法。介绍了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某型两栖突击车的作战效能进行了预测。得到了可靠的作战效能系数。  相似文献   
54.
基于AHP的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作战能力的基本概念,分析影响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能力的因素;提出层次分析法进行作战能力评估的步骤和准则,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典型武器系统评价实例,利用提出的算法对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55.
网电一体战在现代海上作战中的作战目标无疑是破坏和控制敌方的信息基础和战略命脉,摧毁和瘫痪敌方的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而研究敌方的信息和作战指挥控制系统,首先要研究在现代海上作战中的大背景下,整个战场环境的特点和趋势,以便清楚地认识网电一体战的规律和特征,为信息作战的准备与实施找准依据。  相似文献   
56.
为有效分析区域级雷达组网的作战效能,给防空情报系统提供辅助决策,文章运用模糊综合评定的方法,提出了区域级雷达组网作战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三级模糊评判模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给出了区域级雷达组网作战效能的量化评判方法。最后,就某一区域雷达组网的作战效能进行了评估,给出了参考值。  相似文献   
57.
为了准确、迅速识别空中目标类型,建立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空中目标识别模型。该模型降低了以往空中目标识别方法中的人为因素,提高目标识别结果的可信度和快速性。通过实例验证,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58.
军事中的人机结合与作战自动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息化作战不仅使战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而且使得作战节奏加倍提升,指挥自动化在作战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分析和探究了军事领域中人机结合的演化模式和作战指挥自动化问题,从宏观层次阐述了科技进步对技术装备开发与作战指挥模式的影响机理,总结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这对于作战指挥的研究与军事技术的创新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陆军航空兵部队作战指挥能力灰色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陆军航空兵部队指挥机构的作战指挥活动,构建了陆军航空兵部队作战指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灰色理论和两两比较原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陆军航空兵部队作战指挥能力评估模型;针对某陆军航空兵部队进行了算例分析,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0.
基于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根据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WSEIAC)提出的效能模型,对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作战效能的可用度向量A、可信度矩阵D和固有能力矩阵C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固有能力矩阵中反鱼雷概率这一指标进行了研究。按照悬浮式深弹反鱼雷作战物理过程,将反鱼雷概率分解为鱼雷经过悬浮式深弹阵的概率、悬浮式深弹阵探测鱼雷概率和毁伤鱼雷概率,从而建立了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的作战效能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