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36篇
  免费   284篇
公路运输   3816篇
综合类   2126篇
水路运输   3503篇
铁路运输   2317篇
综合运输   358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659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842篇
  2011年   787篇
  2010年   794篇
  2009年   869篇
  2008年   973篇
  2007年   812篇
  2006年   830篇
  2005年   758篇
  2004年   549篇
  2003年   441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铁路站场设计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应用BIM技术可集成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形成工程数据模型,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动态的工程信息创建、沟通和管理。然而,当前国内外铁路站场BIM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建模工作量巨大,效率较低的问题。基于此,对铁路站场BIM模型快速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基于铁路站场数字化设计系统,可将设计参数信息进行数字化保存,依据参数信息高效驱动铁路站场BIM模型的构建,并对铁路站场数字化设计系统总体架构与BIM模型设计插件的程序模块与流程进行了介绍。通过开发的软件原型系统初步验证,该方法能实现铁路站场BIM模型构建在效率与质量上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192.
结构健康监测是保障重大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技术,针对铁路站台雨棚钢结构监测过程中出现的站台模型和监测信息数据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扩展的BIM模型,即在现有的BIM模型信息中以数据信息的唯一标识作为依据,扩展所需的动态监测数据信息,将各类检测数据进行有效整合。首先对系统总体架构进行设计,设计面向钢结构健康监测信息的BIM模型,对系统总体架构合计,再根据扩展的BIM模型和模型数据,应用扩展的BIM模型系统设计,开发了基于BIM模型的监测系统,实现了铁路站台雨棚的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193.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安装方式繁多,且其尺寸以及零部件相对位置各不相同,为保证施工精度及施工工艺,建立三维模型进行预安装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为有利工程建设,接触网BIM(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平台提出了基于模型的功能应用、数据管理、模块服务、数据存储等各层服务关系和数据交互关系。深化设计平台的数字化加工、基础孔洞以及预留功能可保证零部件加工精度和施工定位精度,利用虚拟漫游和碰撞检测功能进行可视化安装施工预演,提前感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返工,对施工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4.
城市轨道交通BIM项目协同平台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轨道交通项目实际应用需求出发,设计BIM项目协同平台的网络架构以及各大功能模块,包括文档管理模块、流程管理模块、设施设备构件库模块以及数据校验模块,并依托上海市轨道交通在建项目,验证平台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提高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5.
针对当前铁路工程项目地域广泛、工程复杂,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多维信息的共享与管理,开展基于GIS-BIM技术在铁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采用快速建模方法构建大范围三维铁路工程结构物;通过基于数据转换的GIS-BIM融合技术实现铁路工程建设和工程结构的精细化管理;基于倾斜摄影技术,快速真实描述客观场景。利用GIS-BIM技术,构建工程建设环境,工程模型的三维场景,工程结构物模型,实现模型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共享与集成、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基于GIS-BIM技术构建的铁路工程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在郑万(郑州南站—万州北站)铁路试点应用,效果良好,此研究可为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可视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6.
铁道部于2010年1月6日-8日在北京对郑州~焦作铁路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本线为客运专线,全长约77km,沿途设8个车站(所)。设计年度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最大坡度20%0,动车组运行时速200km,股道有效长650m,全线设置调度集中系统(CTC)、计算机联锁设备,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各站设置有线通信网及GSM—R无线通信系统.总工期3年。  相似文献   
197.
道部于2009年11月27至30日在北京对张家口至唐山铁路初步设计进行了预审查。本线为I级电气化双线铁路,全长530km,全线设17个车站。设计年度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限制坡度上行6‰,下行12‰,桥隧比例64%,旅客列车运行时速120km,部分区段时速160km,股道有效长1700m,  相似文献   
198.
1迂回回路存在的安全隐患 我国电气化铁路站内绝大多数采用25Hz相敏轨道电路,这种轨道电路工作性能稳定、节省电能,对低道床道砟电阻适应能力强,可以准确地进行理论验算,具有和移频、UM71/ZPW-2000机车信号信息实现叠加和预叠加性能,  相似文献   
199.
青藏铁路综合安全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为确保运营安全,贯彻 "无人值守、加强监控、少维护、免维护"的思想,设计了一套综合安全监控系统.系统在硬件上可根据应用需求进行平滑扩展,支持在系统各个层面的对象及子系统接入;软件上采用模块化、组态化思想,可根据应用需求进行定制.本文介绍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示意图,论述综合安全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监控管理平台、安全检查和监测信息的接入、处理与综合应用等子系统的功能.通过该系统将各类监测/监控系统采集的监测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分析、共享,并结合青藏线行车调度指挥规程的改进、人工检查信息的规范化统一管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及各专业维修制度的创新来开展基于信息集成的综合运用,为青藏铁路公司的运营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0.
为实现与CTCS-3级列控系统相关的安全信息在GSM-R系统中安全、可靠地传输,提出车-地无线通信端到端通信安全增强解决方案。该方案改进CTCS-3级列控系统的数据通信安全功能,可根据用户安全需求的不同等级,实现通信系统双向认证,或通过可信任认证中心使车载移动终端和地面无线闭塞中心(RBC)之间实现端到端认证。通过收发方的数字签名以及签名验证来提供信令完整性保护机制,防止信令被有效破坏。给出灵活的端到端信息加密解决方案,防止信息泄露、窃听,并阻止恶意入侵和干扰,使整个通信通道都得到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