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250篇
综合类   185篇
水路运输   129篇
铁路运输   74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91.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在UV-TiO2体系中对吡啶进行光催化降解,考察了集中外加试剂对TiO2光催化降解吡啶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Cu2 I-可影响吡啶光催化反应速率,S2O82-、IO4-、Ag 能加快吡啶光催化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292.
张兵 《汽车运用》2012,(12):48-49
故障现象:一辆猛士EQ2050型车,在海训时涉过水(海水),停驶一段时间后,车辆无法启动。故障诊断:检查断油电磁阀及保险丝均良好。用手油泵泵油,燃油中始终有气泡,经多次排空气,均排不干净。检查各油管接头及滤清器均未破损。仔细检查,发现主副油箱转换电磁阀插头因腐蚀、氧化导致接触不良。  相似文献   
293.
空调压缩机公司废切削液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先硝酸破乳,然后用聚硫酸铁(PFS)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复合混凝废切削液,在pH为7.5时,PFS 和PAM的用量分别是1500mg·L~(-1)和8mg·L~(-1)时混凝效果较好。混凝后的废水再用UV/H_2O_2/Fe~(2 )系统氧化。当pH=3时, 分四次加入H_2O_2,紫外照射6.5h,结果令人满意,经该方法处理的废切削液,其COD去除率为99.5%,脱色率100%,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87-1996)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94.
为确保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稳定、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小对后续常规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根据生物膜活性的特性变化,对工艺工作周期、冲洗指标、冲洗方法和控制参数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生物膜冲洗可由出水NH3-N浓度、NH3-N去除率及运行时间来确定,冲洗方法应以局部冲洗为宜,即间隔3~5天,历时10—15min、强度0.6~0.7m^3·(min·m^2)^-1,对每格池的四分之一区域进行冲洗。  相似文献   
295.
介绍了秦皇港一公司化工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废水来源、水质情况。由于废水中含有苯、液萘等难以降解的苯系污染物,为了提高后续处理工艺的污染物去除率、保证化工废水处理工程的出水能够达标,在生化处理工艺前增加了Fenton氧化单元。  相似文献   
296.
《经济导报》2009,(3):34-35
世界最大、最长和最陡峭的屋顶位于美国达拉斯牛仔体育场,它采用的是由光催化织物膜构成的可伸缩屋顶  相似文献   
297.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Al2O3为载体,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TiO2,在UV-TiO2体系中对吡啶(PD)进行光催化降解,并研究了将TiO2负载在不同铝源所制备的Al2O3后光催化剂的差异,结果表明: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加入量为10mg/40mL,吡啶的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吡啶中氮转化成氨氮.将TiO2负载在Al2O3上后利用率提高了6倍左右.  相似文献   
298.
299.
化学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多种化学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原理,并重点介绍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0.
对20CrMnMo钢在氮基渗碳气氛中进行了不同阶段的内氧化试验,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指出内氧化大部分发生在保温渗碳阶段,提高碳势有利于减轻内氧化;对深层渗碳,可采用渗后处理减轻内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