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08篇
综合类   113篇
水路运输   123篇
铁路运输   56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 毫秒
171.
陈忠平 《公路》2002,(3):104-109
从目前国际和国内建筑市场的基本情况入手,综合分析了我国建筑业和建筑企业的劣势和国外建筑企业的优势,进一步阐述了加入WTO给出我国建筑业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2.
日本人看中国加入WTO与汽车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加入WTO的协议内容及其影响 1 1加入WTO与中国汽车产业现状 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产业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方面因关税下调国外进口车可能急增,国产车价格下降,促进家用轿车普及;另一方面外资厂家的强大将危及"民族汽车产业"的生存,可以说是希望与危机并存.  相似文献   
173.
浅谈国内外二手车市场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内地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入世后中国经济体制的改进,各行业运行模式与国际的接轨日渐明朗。入世前与入世初始,各行业的专家对各个行业所做出的预测性的分析经过几年来时间的验证,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正确的并具有指导性的。记得几年前,关贸协  相似文献   
174.
"入世"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产业是前后向关联度极高的重要产业。随着汽车消费的普及,汽车产业不仅对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而且对一国的文化、环境、人民的消费模式和行为习惯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汽车产业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前20年发展缓慢,变化甚微;  相似文献   
175.
工程机械的发展机遇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工程机械是机械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交通运输、能源开采、近海开发、农田水利和国防建设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先进的施工机具和手段.工程机械的现代化必将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提高基本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快国民经济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6.
城市公交的经营现状及入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城市公交企业的现状分析 (1)地域化经营.城市公交企业经营的地域化特征,是城市功能的必然要求.这种"划区经营、各自为政"的模式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依然是长期存在的.在城市客运市场上,除了在少数城市存在两家或多家公交企业以外,大都是由一家企业独立经营,公交企业的竞争对象是城市出租汽车和个体客运经营者.  相似文献   
177.
面对WTO,如何构筑港口人才高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峥 《中国港口》2001,(3):7-8,19
中国即将加入WTO,这是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其意义不亚于第一次。港口界都在认真地研究即将面对的发展机遇及挑战。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说到底,要靠人才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人才是中国港口应对WTO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8.
我国加入WTO是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对港口企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朱总理和一些专家所指出的,加入WTO既有利又有弊,应对得好,是利大于弊;应对得不好,是弊大于利.港口企业在我国入世后如何兴利除弊,是一项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9.
久陵 《轿车情报》2007,(1):22-25
正是这些自主品牌汽车的诞生.改变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格局,那么又是谁在支持着这种格局的改变?是否可以说.除了在这些年中,一大批民营汽车零部件公司的茁壮成长.产品品质不断提高.为自主品牌汽车提供了大批质优价廉的配套件,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国内诞生了一批像同济同捷这样一些能够自主研发的汽车设计工程机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0.
中国进入世博时间.中国客车正在书写着一个“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交通服务保障的篇章。世博会成为中国客车展示自己的窗口.海格客车的国际化梦想在这个舞台上升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