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93篇
综合类   32篇
水路运输   143篇
铁路运输   14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针对某城市轨道交通B2型车辆计轴红光带干扰问题,采用Maxwell仿真试验以及现场试验结合的方式,以牵引逆变器及辅助逆变器两个大型变流设备为切入点,探究了不同出线布置方式、工作模块数量、负载、DC/DC开关频率对轨道计轴设备的干扰。研究表明大电流线布置方式、高频辅助逆变器DC/DC开关频率变化会对计轴设备产生影响。并基于干扰原因提出应对策略,为既有线路红光带干扰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并对未来轨道车辆变流设备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3.
分析了由电气设备静电放电引起的电磁干扰机理,并利用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特性,对叠加噪声后的电磁干扰信号进行了时频分解,准确判断出放电干扰发生的时刻,提取了放电信号,从而完成了对静电放电的电磁兼容分析,为进一步抑制干扰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4.
针对北京S1线信号系统车地通信出现的电磁干扰问题,对干扰原因进行分析,确定干扰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抑制措施,取得良好效果,保障北京S1线的平稳运行.研究方法和处理措施,为后续中低速磁浮交通的建设和维护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5.
在分析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电磁干扰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对干扰抑制措施进行了研究.在所搭建的点火系统电磁兼容试验台架上,对部分抑制措施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阻值较大及阻尼电阻长度较长的火花塞、在点火线圈的初级和次级绕组间加入屏蔽层,以及采用滤波器等可有效提高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  相似文献   
66.
为了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船用电子设备应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针对船舶甚高频(VHF)通信频段辐射限值的特殊要求,从箱体谐振、电源线谐振以及缝隙谐振等方面研究了电子设备在该频段产生电磁骚扰的机理;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从上述三方面对船用电子设备VHF频段电磁骚扰转移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结论.将结论应用于实际船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中,缩短了设计周期,节省了设计成本,提高了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67.
混合动力客车上由于电磁环境异常复杂,通信节点众多,从而造成CAN网络通信的容错能力下降。本文描述了安凯HFF6140K07CHEV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中几种常见的CAN总线故障表现形式,并通过分析CAN网络中的常见故障类型,最终给出相应的抗干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8.
纯电动(PEV)客车相比于传统客车对整车的网络控制要求更高,其复杂的车载电子电气设备产生的干扰不仅严重影响外界电子设备和系统的正常工作,而且在相互之间也产生电磁干扰,影响自身正常工作。本文对网络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以有助于提高网络控制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等。  相似文献   
69.
文中阐明了汽车电磁兼容性的研究意义和电磁干扰源及国际国内电磁兼容法规,介绍了电磁兼容的主要测试技术,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文中介绍的测试技术可以对整车及零部件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以满足国家法规及标准要求,提升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70.
配电系统的工作电流从不期望的回路返回电源时会产生杂散电流。以常用的单电源TN—S配电系统为分析对象,从电源、线路、负载三个方面分析了电路参数不平衡产生杂散电流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电路中任意参数的不平衡将造成中性点电位漂移,是导致TN配电系统中产生杂散电流的根本原因,并带来电磁干扰、电化学腐蚀等一系列问题;合理地设置TN配电系统的工作接地与重复接地能够有效防止杂散电流对信息设备的干扰。而改用IT系统配电方式则可以从根本上减小甚至消除杂散电流。本文提出基于MATLAB的杂散电流电路模型,对系统杂散电流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推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