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93篇
综合类   32篇
水路运输   143篇
铁路运输   142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所有由接地的电网系统供电并向可变输出系统供电的开关变流器拓扑结构,都会在负载装置上产生共模电压.系统地分析了用在交流传动装置上的各种变流器拓扑结构的共模电压,包括两点式电压源逆变器(VSI)、电流源逆变器(CSI)以及多点式逆变器.还分析了每种拓扑结构中使用的有源前端整流器.分析了共模电压的来源,并比较了由不同变流器拓扑结构产生的共模电压幅值.讨论了共模电压和降低共模电压技术的实际意义,并提供仿真和试验结果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83.
内燃机车电气控制正走向电子集约化管理、模块型控制与人机对话等浅智能化功能,同时也在逐步改进完善中.现时内燃机车在微机控制系统所发生的运用性障碍为失效与失控,现阐述其失效与失控成因,根据各种具体机车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4.
电磁兼容是指设备或系统在特定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我国目前还仅限于无线电干扰方面。  相似文献   
85.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中性点直接接地及在低压配电柜内单点接地两种,具体采用何种方案,需根据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低压进线及母联断路器的开关的极数决定。接地形式和进线及母联开关极数的选择又会影响低压进线断路器接地保护的配置形式以及PC级ATSE的断路器的极数选择,若ATSE断路器极数选择不当,可能会造成电气火灾装置的误报警。分析目前轨道交通常用的配电形式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荐方案:对于轨道交通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接线形式,建议变压器中性点采用在低压柜内单点接地方案,进线和母联断路器的开关极数采用三极,进线断路器接地保护采用零序过电流保护原理,PC级ATSE的断路器采用四极形式或ATSE采用四极形式。  相似文献   
86.
文章介绍了长沙轨道交通1号线电客车牵引电机轴承电腐蚀的情况,分析了共模电压和轴电压产生的原因及对电机轴承的危害,提出了抑制轴承电腐蚀的解决方案。对整改EMI电容和接地电路后的轴电压进行对比,得出了调整接地方案能有效降低牵引电机轴电压的结论。  相似文献   
87.
城轨通信系统中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城轨通信电源电磁干扰产生原因的分析,探讨电源电磁干扰的抑制措施,包括抑制零线及开关电源电磁干扰、雷击防护、选择正确的接地方式、不间断供电电源的选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88.
分析了地铁通信电源电磁干扰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的措施,包括抑制零线及开关电源电磁干扰、雷击防护、选择正确的接地方式、不间断供电电源的选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89.
介绍了铁路信号设备的电磁干扰来源,分析了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0.
计轴系统是一种重要的轨道交通信号设备,广泛应用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以无锡地铁2号线计轴系统故障为例,分析了在2号线运营环境下的电磁干扰对计轴轨旁设备产生"脉冲不计数"故障(WPOZ)的原因,提出了设置检测点至"高功率"模式的解决方案。测试结果表明,所推荐的检测点设置方法可大幅度降低受扰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