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6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57篇
综合类   148篇
水路运输   3020篇
铁路运输   234篇
综合运输   1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航海》2008,(3):13-13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20年间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国内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集装箱码头建设经营的多元化。目前,国内港口万吨级以上专用集装箱码头泊位已达270多个,沿海和内河集装箱主要码头合资率分别占集装箱泊位总数和集装箱泊位总通过能力的60%和70%以上。沿海主要港口以及珠江三角洲等一批中小港口,均有中外合资甚至外商独资经营的集装箱码头。  相似文献   
992.
崔燕 《中国船检》2008,(4):66-66
4月5日,由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订造,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国内首艘可装载1万个标准集装箱的“中远大洋洲”号在江苏南通正式交付使用。该船总长548.5米,型宽45.6米,型深27.2米,设计吃水15米,总吨位11.8万吨,可装载10062个标准集装箱,其整体设计、建造工艺、  相似文献   
993.
陈祈懿 《水运管理》2008,30(2):17-19
为解决长三角各大港口间重复建设、内耗增加问题,增强港口群的整体竞争力,实现上海港协调、健康、快速发展,通过分析上海港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研究目前港口合作性竞争的主要形式,在借鉴国外港口竞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定位长三角港口间的战略关系,认为要将上海港做大做强,应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但与其他港口相互间参股、购并的时机尚未成熟,短期内应走求同存异、业务经营型联盟之路。  相似文献   
994.
集装箱电子标签的应用模式及推广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  邓延洁 《水运管理》2008,30(1):22-24
为探索具可行性的集装箱电子标签应用模式及推广策略,对集装箱电子标签的应用模式进行归纳,提出实现电子标签大规模应用需具备的信息化条件,总结评价国内集装箱电子标签应用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我国推广集装箱电子标签应用的策略:(1)加大研究力度;(2)加速标准制定;(3)加强人员培训与储备;(4)利用我国集装箱产能和市场规模的优势进行应用推广;(5)培育新市场,探索电子标签相关服务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995.
今年下半年以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呈自由落体式狂跌,与此同时,对于世界经济的种种悲观预测不断爆出.所有这些向我们预示,2009年的世界航运业注定是寒风彻骨,而如何过冬将是最大的主题.  相似文献   
996.
《综合运输》2010,(12):90-90
面对船舶运力过剩问题,需要理清航运业发展趋势,并寻找新的解决途径。未来国际航运市场和航运结构将呈现四大趋势。第一,“新兴经济体因素”将继续担当国际航运市场“发动机”的作用。中国和其他一些新兴经济体会继续承担制造中心的作用,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将产成品运往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干散货运输和油轮运输发展空间依然很大,集装箱运输保持与国际贸易相匹配的正常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1000.
郑卓凡 《水运管理》1999,(11):11-13
近年来,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垄断性越来越强,大型班轮公司已成为全球经营人。为了巩固海运市场份额,他们纷纷进入陆上运输市场,走“以陆促海”的道路,港口按干线中转枢纽港、区域性中转枢纽港和支线港的分工也逐渐定型。与之同时,境外航运公司也看好我国大陆集装箱运输市场,他们进入我国内地市场后,采用“先建市场,后建船队”的策略使他们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迅速增加,从而大大增加了我国航运企业的压力。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要求我国的服务业继续对外开放。而航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