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6篇
  免费   95篇
公路运输   677篇
综合类   478篇
水路运输   341篇
铁路运输   247篇
综合运输   5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某重型鱼雷、自航式实体模拟目标几何模型及参数,对鱼雷撞击自航式实体模拟目标的冲击力进行仿真计算,得出自航式实体模拟目标的变形以及塑性应变,为自航式实体模拟目标的安全防护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2.
作为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材料,超高强度钢在汽车工业中将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分析了塑性应变比、应变硬化指数等板材冲压成形性能评价指标,试验获得了超高强度钢BG590CL的塑性应变比、应变硬化指数、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等,以及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对超高强度钢BG590CL的冲压生产和数值模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3.
王蕾  殷伟  张冬 《中外公路》2011,31(2):70-74
为了研究影响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选取了路面结构设计所需的5种参数,分为4个水平,并采用正交计算方法,利用BISAR3.0程序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下的路面结构内部拉应变、拉应力和基顶压应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面层、基层拉应变和基层拉应力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基层模量;而对土基顶面竖向压应变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面...  相似文献   
124.
预判震后趋势,重估海运贸易,无论是参与救援和震后恢复,化险为夷将是眼下国际航运界的重要选择。 一场突发的日本特大地震、海啸与核泄漏叠加产生的空前巨大杀伤力,已经并正在向日本港口、海运业辐射,并对国际航运及处于复苏中的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形成震荡和冲击,海运贸易正经受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5.
多数现行的管道设计方法都是以应力为基础的,但它不能完全有效解决管道设计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地面变形等位移载荷控制下的情形.从国内外管道设计标准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出发,对处于极限状态的拉伸应变极限的标准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管道拉应变极限的多种控制因素.同时,使用裂纹驱动力的理论,初步分析了拉应变极限估算方法,提出了基于应变的...  相似文献   
126.
基于动车组的动车车轴和拖车车轴的应变模态分析结果,结合线路实测数据,运用模态叠加法对动车组车轴进行了动应力的仿真计算,得出了两种车轴上相应测点的应力时间历程,并与线路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过仿真计算得到的测点应力时间历程与实测结果比较吻合,从而验证了将应变模态与测试数据结合计算动应力的可行性,可以进一步开展疲劳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127.
应用应变梯度塑性理论构建了微切削第一变形区的力学模型,在此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一变形区几何尺寸的分析预测方法和影响因素,得出当材料的内禀长度l越小,即材料相对均匀时,第一变形区厚度赿小.当切削厚度增大时,第一变形区的长度增大.设计了正交切削实验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进给量的增大,第一变形区厚度减小而第一变形区的长度反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8.
汾平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现对汾平高速一跨线桥进行静载试验,评价桥梁是否满足设计荷载作用下正常使用要求,是否可以正常投入使用,为桥梁运营和养护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29.
台北车站为多项交通运输工具共构连结的交会中心,并且与地下街、百货商场相连通,成为一个融合新旧结构、空间的站体。然为了满足转乘旅客与周边商场连通之需求,场站内部动线错综复杂。一旦发生灾害,将酿成大量人员伤亡及财物损失,引发社会负面舆论与批判,影响国际形象。因此,基于共构空间之实际应变作业情境需求,本研究透由台北车站共构空间之管理体系与运作机制检讨以及火害分析、烟控模拟及人员避难安全分析结果,对比定轨系统场站设计的世界性基准NFPA 130,进一步说明台北车站此一共构场站其防灾应变管理作业现况不符合火灾境况及安全目标需求的原因,以作为未来类似空间设计之借镜。本研究并就人流避难、空间安全设计、消防抢救及应变作为等不同层面,提出既存场站及新建场站安全应有之作为。  相似文献   
130.
在介绍TDC应变测试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PSΦ21的应变测试传感器的特点,设计并制作了基于PSΦ21和GPRS DTU的金属结构智能应变测试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电路简单、价格便宜,无线传输无距离限制等优势.通过试验对传感器进行了动静态性能及无线传输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测试精度和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