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610篇
综合类   40篇
水路运输   121篇
铁路运输   95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61.
莫名的高温     
翟方虎 《摩托车》2011,(6):102-103
维修中走弯路是很常见的,尤其在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原因的时候。一辆2008款的川崎ZX-10R,突然出现严重的高温现象,具体表现为:着车骑行5km左右以后,冷却液就开始不停地从补水罐的溢水管流出,水温表显示温度超过110℃,冷却风扇不停地工作,如果不停  相似文献   
862.
发动机水泵经典校核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泵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关键零部件,随着现代发动机性能的逐步提升,对水泵进行校核计算已经成为发动机设计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文章通过水泵经典计算法,分别对各机型的水泵进行了校核计算,得到了水泵的流量和扬程。通过扬程和流量的关系,计算出新型机所需的水泵扬程。结果表明原型机水泵的传动比不能满足新型机的散热要求,更改传动比后,整车热平衡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63.
(接上期)十一、林荫大道冷却系统电路分析(一)2.8LLP1和3.6LLY7发动机1.冷却风扇低速运转时的电路(图26)发动机控制模块向发动机冷却风扇继电器1的线圈提供搭铁,导致其运行(接通)。电流路径是:蓄电池通过大的散热器风扇保险丝,经过左侧风扇电机、冷却风扇继电器2、右侧风扇电机和冷却风扇继电器1至搭铁。  相似文献   
864.
分析了DF4B、DF4D型内燃机车油、水温度高这一惯性故障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65.
王振 《客车技术》2007,(4):33-35
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传统冷却系统的不足,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发动机电子控制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能够实现散热风扇的无级变速,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温度,使之更经济、更环保,给出了模糊控制器的仿真结果以.及模拟情况下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66.
针对电气化冷却系统发动机冷却精确控制问题,基于发动机台架相关试验数据,利用GT-Suite仿真平台搭建发动机热管理模型,并与整车模型耦合成整车热管理模型;根据该冷却系统的特点,提出基于发动机冷却需求精确控制的热管理控制模型。利用模型在环的方式验证该控制模型的可行性,并针对“电子水泵+温控模块”和“机械水泵+温控模块”两种方案在WLTC和RDE循环工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WLTC循环工况中,电子水泵在暖机阶段前200 s可实现冷却系统零流量,使得缸盖温度上升更快,WLTC循环油耗降低约0.2%;在RDE循环工况中,“电子水泵+温控模块”技术方案中,温控模块开度变化较为稳定,可有效减小发动机水温振荡,并提高温控模块寿命。  相似文献   
867.
张鹏  董梦龙 《船电技术》2023,(4):9-11+16
推进变频器的冷却系统设计好坏直接关系到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设计了一种船用推进变频器冷却方案,并进行了热计算和仿真。计算和仿真结果显示运用此冷却方案变频器各部分温升均不超过使用限制,完全满足变频器船用要求。将此冷却方案应用到了产品上,各项指标正常,此变频器冷却系统工程设计及应用具有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68.
电动车驱动系统冷却系统具有非线性、传热迟滞和时变性等特点,电机控制器功耗受工作温度影响较大,传统的冷却辅机控制策略无法满足最低功耗需求。针对此问题,利用STAR-CCM+和Amesim仿真软件建立冷却系统多维耦合仿真模型,研究电机控制器冷却系统最优门限值,并联合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比多挡、PID和自适应模糊PID3种控制方法的系统功耗。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能够提升冷却系统的动态性能,降低整车能耗。  相似文献   
869.
一、概述1对驱动电机的要求(1)体积小、重量轻。采用铝合金电机外壳,电机控制器和冷却系统重量轻。(2)电压高。高电压可以减小电机和导线的尺寸和重量,降低逆变器成本。(3)转矩特性优良。满足汽车频繁起步、停车、加速、减速、低速大转矩爬坡、高速小转矩恒定功率等行驶工况。(4)调速范围宽。宽的调速范围能够高速行驶,通常只设一级减速器或者不设减速器(例如特斯拉)。  相似文献   
870.
本文利用Bernardi生热速率方程,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建立了可靠的电芯生热模型,仿真和实验误差在2%以内。在此基础上建立汇流排产热影响下的模组生热模型,针对原冷却系统对模组顶部区域和汇流排上冷却效果不足等进行改进设计,在冷却板布置方式上提出将冷却板布置在模组侧面,再通过仿真分析选取合适的冷却板厚度、冷却液体积浓度和冷却液入口流速,最终设计的冷却系统模组汇流排体平均温升降低了15.56%,电芯体平均温升降低了11.48%,模组顶部表面平均温升降低了20.34%,同时模组电芯上的温度分布也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