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篇
  免费   65篇
公路运输   443篇
综合类   367篇
水路运输   226篇
铁路运输   165篇
综合运输   4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粘弹加筋层合圆柱壳的阻尼振动和层间应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分层壳理论并在壳厚方向采用二次插值函数推导出粘一弹加筋层合圆柱壳的动力学方程,并得出简支粘弹加筋层合圆柱壳阻尼振动的解。对粘弹层合圆柱壳,所给出的振动频率和结构损耗因子与A.Okazaki的结果吻合良好。分别计算了粘弹加筋层合圆柱壳对应的低阶频率、结构损耗因子和层间横向应力幅值,并分析了粘弹性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很高的层间横向应力是低频振动中引起粘弹层合圆柱壳分层破坏的主要因素,而采用适当模量的粘弹性阻尼材料将有效地降低层间横向应力的幅值,特别是层间法向正应力的幅值。  相似文献   
152.
王珊 《二汽科技》2003,(2):22-24
本文介绍内墙抹灰砂浆各组成材料的选用.抹灰层各层次的作用及分层操作的原因.抹灰层厚度控制的理由,内墙抹灰施工操作的基本工序。  相似文献   
153.
针对神经网络中具有大量的相似解,提出了一种规范化方法,大大地减少了神经网络中解的数目。然后,给出了多种不同的算子,通过对简单网络问题的实验,比较了它们的优劣,得出了一个新型的遗传算法NGA。实验表明,NGA比用传统的GA训练神经网络效果要优。  相似文献   
154.
赤石特大桥作为一座世界级的桥梁,由于基础位于超岩溶发育地区,大部分桩长均大于80 m,基础施工难度大。就以赤石特大桥桩基础施工为例,简要介绍在超岩溶发育地区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5.
从整车系统控制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纵向动力学集成控制的解决方案.在功能上,综合各子系统控制特性与应用范围,实现了整体性能的优化;在硬件上,对复杂的传感器、控制器与执行器进行整合,开发了模块化的车载试验平台;在软件上,基于分层协调控制结构,提出了纵向动力学协调控制器,有效融合底层子系统的控制策略.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集成控制系统避免了多个子系统间的互相干扰,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纵向运动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56.
徐学深 《隧道建设》2012,32(2):223-227,249
目前国内尚无相应的基于改建或扩建既有老隧道的设计规范和规程作为设计方案之依据,在改扩建过程中如何制定合理、可靠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以海中洲城市隧道扩建过程为例,通过对原塌方区情况调查分析、研究,提出地表注浆锚杆加固、塌腔处理、塌腔回填等综合整治措施。总结出以下结论:1)对于老隧道改扩建工程,首先应熟悉老隧道情况,其次通过多种手段做详细的地质勘察,为系统性设计方案提供充分的依据;2)对于波及地表的土质浅埋隧道塌方处理,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及相互关系,采用全面系统的整治方案;3)"稳固既有坍塌面,快速处理封闭成环"是防止原塌方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关键,对塌腔壁采用喷、网、锚、撑综合加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7.
依托靖江新港作业区公用码头段地基处理,通过监测孔压、水平位移及分层沉降等数据,分析了轻型井点结合塑料排水板加固法的效果。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既解决了塑料排水板强夯法产生的浅层含水量过高易破坏土体形成弹簧土的弊端,又解决了轻型井点降水结合强夯处理深层受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8.
为了评价在不同再生工艺下新旧沥青的融合效果,该文分别针对热拌和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采取分层剥离法获得不同层次的再生沥青样品,并通过样品的荧光强度对再生沥青的融合效果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用灰度均值作为技术指标可以准确评价再生沥青中新旧沥青的融合效果,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可根据融合效果选择适合的再生工艺和温拌剂品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9.
文章分别从岩体的分步支护以及相应的收敛准则两方面对已有的非连续变形分析程序进行了改进,并应用改进的程序分析了含有随机节理的某大型水电站地下洞室群的围岩稳定问题,着重研究了施工因素的影响,突出了对分步开挖支护过程的模拟计算分析,并且通过与实际工程监测值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围岩破坏区深度和关键点的位移比较了三大洞室(主厂房,主变室,尾调室)不同的开挖顺序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和重点支护的关键部位,并对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此工程中先开挖主厂房与尾调室,再开挖主变室为最优开挖顺序,并且尾水调压室为洞室群支护的关键部位,可以通过在关键位置增加锚索支护的方式改善其围岩的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