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篇
  免费   65篇
公路运输   443篇
综合类   367篇
水路运输   226篇
铁路运输   165篇
综合运输   4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一种可靠、便捷的监控隧道拼装式衬砌背后回填材料质量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已经成功地被开发,经过隧道现场试验和实验室试验,并在Hallandsas工程中获得应用,被瑞典交通部认为是技术开发的突破,符合获奖条件。  相似文献   
72.
依照《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并结合工程实践,我总结了对填方地段原地面压实后下沉需回填土石方数量的计算方法。并根据测算,提出了依据设计项目路堤的平均高度,采用按填方数量的百分数计算该部分数量的简化办法。  相似文献   
73.
内波水面效应对于水下航行体探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水下航行体内波尾迹水面特征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本文介绍了在大型分层流试验水池中同时开展的以研究内波尾迹特征及其诱导的水面流动特征的拖曳体内波水下/水面尾迹特征试验研究。研究采用电导率仪阵列测量拖曳体(SUBOFF)水下内波波高场及其随时间变化,采用基于光学粒子图像互相关分析的流场测试方法测量拖曳体激发内波诱导的水面流场,并定量分析拖曳体激发的内波波长及其扰动引起水面流动的波长。研究表明:所采用的水面流场测量方法可以测量水面mm/s低速流动。在低傅汝德数Fri下(Fri≤2.14),分层流体中拖曳体水面尾迹特征主要受水下体效应内波影响,其水面尾迹波长及传播速度与水下内波的波长、传播速度基本一致;随着Fri的增加(2.14≤Fri≤3.42),在水下尾流效应内波逐渐增强,但在水面流场未见明显尾流效应内波影响;随着Fri的进一步增加(3.42≤Fri≤10.27),水下呈现出明显的尾流效应内波特征,由于表面波效应增强,水面流动主要表现为Kelvin波特征。  相似文献   
74.
李永晟  梁星灿 《综合运输》2023,(12):181-186
近年来,湖北省积极打造综合客运枢纽示范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缺乏针对综合客运枢纽城市的统筹规划,亟需建立全省综合客运枢纽城市层级体系。从综合客运枢纽城市概念入手,划分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四个综合客运枢纽城市层级,构建综合客运枢纽城市层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节点重要度+系统聚类”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7个市州进行分层布局。最终形成湖北省“1+3+3+8”的综合客运枢纽城市布局体系,用于指导后续全省综合客运枢纽港站布局,推动新时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5.
76.
从强风化岩质边坡的特点出发,运用弹塑性理论分析预应力锚索锚墩下岩体的弹塑性变形,同时结合分层总和法计算锚墩下的岩体力学性态,最终可以以D-P屈服准则确定岩土体的塑性屈服区域,以FLAC3D软件分析锚墩下的岩土体的弹塑性变形屈服特征.通过与分层总和法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以及该方法在某公路边坡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证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给预应力锚索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ALLU产品不仅在去年上海的宝马展上出尽了风头,今年6月4日在西部刚刚做了一场产品演示会,紧接着马不停蹄地又现身于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的一个展会上。  相似文献   
78.
文章结合云南思小高速公路麻地河4号隧道施工情况,运用监控量测的分析结果,对围岩和曲中墙的稳定性作出判断.通过及时回填、基础处理、加设临时支撑和合理确定工作面位置,控制围岩变形量,保证了施工中图岩和中墙的稳定.有效地指导了隧道施工,为曲中墙连拱隧道的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以青银高速公路K105+033(冀鲁界)处1-13m板式通道银川台台背回填为例,分析了可能产生桥头跳车的原因,阐述了以免于碾压的流态粉煤灰作为基坑回填材料、自重较小的石灰粉煤灰作为台背回填材料,是有效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新材料、新工艺。  相似文献   
80.
张云冬  郑亚茹  程瑾 《水运工程》2019,(S2):109-113
针对分层总和法应用于吹填土预压地基沉降计算存在计算结果不准确、人为因素影响大的问题,研究吹填土回弹率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于吹填土沉降计算的改进分层总和法。将改进分层总和法用于某工程吹填土预压地基的沉降计算,并将分层总和法与实际监测的沉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对计算结果修正的情况下,改进分层总和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沉降监测结果更接近,误差约为3%,提高了吹填土预压地基沉降量计算的精度。改进分层总和法为场地后续的回填量预估及场地利用提供了指导,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