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3篇
  免费   59篇
公路运输   834篇
综合类   677篇
水路运输   157篇
铁路运输   273篇
综合运输   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通过力学分析与室内试验研究了各种夹层用于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防裂情况,结果表明ISAC复合夹层有着较好的防裂效果。采取复合夹层下面的基层埋设位移计和测缝计,上面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埋设应变计的方法对试验路段复合夹层的防裂情况进行了测试。振弦式测缝计的试验测定结果的线性关系稳定.能较好地反映路面基层预切缝在温度变化情况下的实际缝隙变化规律。铺设聚酯玻纤布ISAC复合夹层的预切缝2和采用玻纤格栅作为上层应变吸收层的预切缝4的测试结果表明,两者具有基本一致的缝隙张开量变化规律。两者都有着较好的抗裂效果。在较高温度下。采用玻纤格栅ISAC复合夹层的防裂效果优于聚酯玻纤布ISAC复合夹层。但低温情况下的防裂效果还有待于后续的测试。  相似文献   
302.
单波 《北方交通》2010,(4):25-28
对半刚性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从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03.
建立了冲击荷载作用下粘弹性地基上弹性道面板力学计算模型,较真实地反映了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自由边界条件下板的运动方程,采用有限傅立叶变换等手段进行了求解。并对比了其与弹性地基模型上道面板的弯沉,说明地基粘性效应限制了板的冲击挠度的发展,对工程设计的改进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04.
何培  顾强康 《路基工程》2010,(6):115-117
采用三维等参有限元法,分析了简易机场薄层沥青道面各层间完全连续时金属网加筋对荷载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底面拉应力随金属网的丝径、拉伸模量近似呈线性变化,随丝径和拉伸模量的增加而减小;随金属网的孔径呈曲线变化,随孔径的增大而增大;面层底面受压,应力值变化很小;表面弯沉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305.
桩土应力比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难以准确确定的参数。该文通过对郑(州)西(安)客运专线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进行的单桩复合地基的载荷试验和路堤下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的现场测试,分别获得刚性基础下和柔性基础下的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和桩土应力比,以及它们随荷载水平和加载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两种不同基础下使得桩土应力比产生变化的不同内在机理。据此,提出了由载荷试验得到的桩土应力比不能直接作为柔性基础下的桩土应力比,而应该乘以一个折减系数。研究成果可为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取值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306.
该文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碎石化条件下混凝土路面二维平面应变模型,对标准轴载和超载条件下不同类型加铺层结构的力学响应进行计算,综合比较路面弯沉、层底拉应力、层底拉应变等各项指标,提出半刚性基层加薄层沥青罩面可作碎石化条件下的加铺层结构;通过优化比较,得出采用半刚性基层加沥青面层可满足设计要求,并对各种基层材料的抗干、温缩,抗水损害等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07.
为了减少半刚性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应从分析产生各种早期损坏的原因入手,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设计,加强施工管理,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  相似文献   
308.
为了深入研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中剪应力点位的分布,通过建立沥青路面结构力学模型,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剪应力在不同层间接触条件下的分布规律,从中得出剪应力最大值对应的点位,然后研究车辆荷载、面层模量和厚度对其点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层间接触条件下,最大剪应力点位在轮胎中心点对应下距路表6cm深度处,由此提出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及材料设计中对中面层应主要考虑其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309.
康爱忠 《交通标准化》2012,(15):127-129
半刚性基层用于长寿命沥青路面基层,必须解决开裂问题。鉴于此,从理论与力学的角度分析沥青层厚度对半刚性基层开裂的影响,并提出开裂的防治措施,以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10.
概述《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1997)在弯沉与弯拉指标的计算中,均采用均值减二倍均方差(以下称标准差)的方法计算模量,对弯拉应力的计算偏于不安全,因此《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考虑模量取值的不利组合,采取计算层及以上的模量用均值加二倍标准差,弯拉应力计算层以下各层的模量用均值减二倍标准差的方法,使计算获得较大拉应力。在考虑了材料模量的不利组合后,结构层弯拉应力将起控制作用。在实际设计中由于《公路沥青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