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6篇 |
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14篇 |
综合类 | 113篇 |
水路运输 | 120篇 |
铁路运输 | 172篇 |
综合运输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71.
太原车辆段于1995年开始装备25G型空调硬座、硬卧客车,到如今已有600多辆25G型空调客车投入使用,该型客车全部装用了ST1-600型双向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经过多年来的运用实践,发现ST1-600型双向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在保证列车制动力、减少库列检和乘务人员劳动强度等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2.
基于云贵高原某煤系地层高瓦斯隧道,分析影响隧道施工风险的各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层影响因素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法对隧道施工风险进行综合评判,并按照风险等级制定合理的施工措施。结果表明:施工安全因素所占权重最大;隧道施工风险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为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风险;施工中发生风险的概率为0.061,等级为4级;应加强施工过程管理,通过各种技术措施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73.
纪克祥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3,(1):126-127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大城市已出现交通设施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交通出现拥挤和阻塞现象.为了缓解城区交通压力,适应城市的发展,许多大城市拟议或正在规划建设快速路,以增加道路的服务能力与容量,提高城市道路的服务水平.但是,快速路的建设一方面积极促进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对社会及环境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4.
物流园区的定义物流园区最早出现于日本,后因其良好的效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在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中,对物流园区的概念做了较全面的解释:物流园区是指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 相似文献
175.
针对船舶主机遥控系统的冗余多传感器测速系统结构,为改进传统的船舶主机测速算法,通过基于测量误差理论和物理量限值的分析,提出了一种主机冗余多传感器测速数据处理算法.该算法具有转速输入通道故障判断、转速测量值滤波和冗余多路转速值取舍等功能.经试验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6.
客运索道钢丝绳的检测,在国际标准《GB9075—88》规范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它关系到索道的安全运行,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检测工作。其检测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判断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7.
178.
钢管混凝土的应用因为其造价和造型、受力科学等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施工中钢管混凝土不能进行振捣使其最终胶结的情况不能进行控制,只能依靠坍落度进行调整,因此后期检测就成为控制钢管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尤其是无损伤的超声波透射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对钢管混凝土施工进质量控制,利用该项技术可以有效的检测出钢管混凝土中的缺陷,并有利于采用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9.
轨道交通的规划评价对轨道交通规划决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轨道交通规划进行评价。分析了轨道交通规划各级评价指标,确立了轨道交通规划评价指标由3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组成,由同层指标的相对重要度组成判断矩阵,并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通过实例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所得出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80.
蒋长芸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2,23(4):82-85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手段,常被不法经营者所用,但我国立法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规定过于简单,从而导致了司法实践上对这一问题认定的模糊和不确定,本文通过分析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及判断标准,以期能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含义作一具体的恰如其分的解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