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166篇
综合类   153篇
水路运输   102篇
铁路运输   66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91.
李忠臣 《路基工程》2021,(1):179-182
基于张季如提出的土工格室稳定分析模型,将其应用于京张高铁坡率为1:0.3的高陡岩质边坡工程中,计算分析了不同坡率和固土深度工况下对土工格室材料强度的要求,并对边坡土工格室表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强度的土工格室可在坡率小于1:1.0的边坡上应用,而对于不同坡率的防护体系,土工格室强度要求尚需通过计算确定.  相似文献   
492.
土工格室在铁路软弱基床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有效加固铁路软弱基床,保证列车安全运营,运用Marc软件对土工格室加固基床的工程性状开展了有限元分析,分别选择34cm×10cm、40cm×10cm、34cm×15cm和40cm×15cm(焊距×高度)4种规格的土工格室,应用平板载荷试验方法进行了土工格室加固的软弱基床承载力足尺模型试验,同时采用土工格室加固方法,对阳安铁路K241+450~550段的软弱基床进行了处治。结果表明土工格室可有效约束软弱基床的侧向位移和扩散应力,最大侧向位移可减少17%,最大竖向应力减少9.3%,且使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加固后的基床承载力达180kPa以上,降低加固费用6%~12%;加固地段6a累计最大沉降为28mm,最小沉降为13mm,达到了加固铁路软弱基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3.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中的动网格技术对双道超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双道超车过程中,3辆车周围均出现强烈的压强和空气流速变化,当主超车在两车之间时,流场变化更为复杂。随着车辆相对位置的变化,3辆车周围的涡形态发生明显变化,涡的变化消耗流场中的能量,使车身受力发生变化。行驶过程中,3辆车的侧向力、风压中心位置和横摆力矩均发生明显变化。绝对速度增加,主超车与被超车的最大侧向力均呈线性增长,给车辆行驶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94.
通过对土工格室加筋沥青面层-半刚性基层混合废弃铣刨料进行承载板试验,分析格室高度、焊距及填料种类对加筋结构层的竖向沉降量、弹性模量、塑性变形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工格室加固混合铣刨料后结构层的弹性模量可提高17.00%~31.46%,变形模量可提高12.34%~30.46%;格室高度一定时,焊距越大,结构层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均降低;格室焊距一定时,提高土工格室高度可降低竖向沉降量和塑性变形量;在格室加筋尺寸组合中,高度200 mm、焊距400 mm加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95.
格库铁路是我国西部地区一条重要的路网性干线铁路,横贯柴达木、塔里木两大盆地,翻越阿尔金山,地形高差巨大,线路最大坡度的选择是该项目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格库铁路沿线地形地质条件、运输组织、牵引质量、机车选型和综合经济性分析,对最大坡度进行多方案比选研究,提出在地形高差大的艰险山区,适当提高线路最大坡度,采用16‰最大坡度,通过充分发挥大功率机车的牵引力优势,优化铁路移动设备与固定设施合理匹配,可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投资和节省运营成本,实现项目综合经济效益最优的目的;提出在坡度方案比选中采用单位坡度线路长度缩短率、单位坡度桥隧缩短率及单位坡度经济性等系列概念,可将最大坡度变化引起的线路长度、桥隧长度及工程造价变化程度大小予以准确量化,将通常笼统的、概略性的评判精准化。  相似文献   
496.
土工格室是一种新因其具有三维空间结构且材料耐磨损、运输便利、可扩展性强、自推进性强、填料选择性大等特点的筑路材料,可用于抢修道路及铺筑简易便道。土工格室作为加固材料铺筑路面时,作用于路面结构的顶部,在受到压力时格式节点处容易断裂。为解决格室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对土工格室节点进行改进加固,铺筑试验用段验证其现场适用性。改进后土工格室铺筑道路具有优良的路面性能,道路抢修中,临时道路经过土工格室填充时,施工机械才能直接在其上运行。铺设在约5cm顶部的保护层可以达到足够高的道路质量,有效解决甚至消除缺陷,提高交通安全和舒适性。土工格室在抢险救灾情况下道路铺筑可行性较高,故改进后土工格室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97.
土工格室对一般路基的性能影响显著,但在两侧挡墙高填方填土路基中增加土工格室对路基承载性的提高程度还不明确。通过模型试验,设置无筋和3种不同加筋间距等4种工况,研究土工格室在两侧挡墙路基中的应用效果、不同层间格室和挡土墙的力学特征。试验表明:加筋除了对承载力的影响显著,同时对路基初始模量有较大改善,在达到容许荷载时,其依旧能保持结构自身完整性;筋材所受拉应力与深度呈反比,首层格室所受拉应力和提升速率均远大于其余层;挡土墙受力呈三角形分布,于0.22H处突然增大。  相似文献   
498.
田蕾  涂亮亮  许勐  范璐璐  江建  武亚 《公路》2023,(9):50-58
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是当下建筑产业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提出一种新型建筑废弃物高效利用道路基层技术——蜂巢-再生级配碎石复合基层技术。首先对蜂巢格室及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建废”再生骨料的杂质含量、吸水率、压碎值均较天然石材差;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蜂巢-再生级配碎石复合基层和普通级配碎石基层的力学响应,结果显示蜂巢约束系统的加入能够有效提升级配碎石基层的整体模量和承载能力;通过试验路铺筑,总结了蜂巢-级配碎石复合基层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发现蜂巢-级配碎石复合基层在特定条件下基本可以替代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蜂巢-级配碎石复合基层施工快速便捷,并且能够节约工期和资源,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用场景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