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57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168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应用A.N.Strahler的序列划分原则对安宁河流域在20万分之一航测图上可见的水道进行序列划分.确定水道级别、流域级别、水道分枝比及水道数量:给出水道级别与多年平均流量、流域面积、水力理论蕴藏量之间的经验公式;探讨水道级别的重新划分在水利水电事业中的作用.为本流域水利、水电、水土保持及区域的综合开发与国土整治等部门建立流域地貌方面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正> 一、基本情况海河流域由北三河(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河五大水系组成。各支流从燕山与太行山发源,大体呈扇形分布自西南、西、北三方汇集天津附近注入渤海。全流域各河系滞洪洼淀共32处,总滞蓄洪量约191亿立方米,其中设计洪水标准使用的滞洪洼淀有23处,总滞蓄量约145亿立方米,总滞洪面积共达6700多平方公厘。  相似文献   
33.
针对普遍存在的流域防洪和生态保护问题,该文以新安江流域为例,提出站在流域综合规划的高度来统筹防洪与生态保护,采取综合措施来调控洪峰流量和生态基流、采用低影响开发理念减少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以及减小河流大型水利设施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4点建议,可为流域综合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现代交通技术》2008,5(6):98-98
盐灌船闸工程是盐河人海沟通的先导性工程,位于灌南县境内的盐河与灌河支流武障河的交汇处。该工程沟通苏、皖、豫三省经淮河、盐河、灌河人海的东西方向主通道,是沟通盐河、灌河两条干线航道实现海河联运的关键工程,也是我省内河干线航道网规划“二纵四横”主通道的一纵(连申线)和一横(淮河出海航道)关键交汇点之一,对沟通盐河和灌河实现海河联运、加快盐河和灌河流域开发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完善连云港港集疏运体系和拓展港口辐射范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5.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破解水资源空间布局不均衡的战略性手段,属于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其目的在于完成对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确保区域水资源的稳定供应与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跨流域调水工程特征与运行管理体制现状的分析,在充分借鉴国外典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运行管理启示基础上,从合理总运行管理目标、协调宏观调配权限与市场化运作管理...  相似文献   
36.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重以及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中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岷江流域为例,从水资源的水量、水质及其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探讨流域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岷江流域水资源安全及其生态环境受到威胁,表现为:①水量减少.岷江流量明显减少,70~80年代与30~40年代相比,年均径流量减少9.5%,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地下水位降低10m左右.洪旱灾害更加频繁.②岷江水污染呈加重趋势.岷江高场站的综合污染指数由1996年的0.21增加为2000年的0.34,水质级别由“较清洁”变为“轻污染”.③生态环境恶化.岷江上游森林面积减少和干旱河谷扩大,水土流失也有加剧的趋势.针对这些变化,要保障流域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安全有必要采取下列对策:即必须树立可持续利用的观念;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前提,推进水利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水资源保护区,防治水污染.  相似文献   
37.
江浩 《水上消防》2023,(16):88-90
地形地貌复杂、水量不足、生态脆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致使喀斯特地貌地区雨源型河道成为水环境治理的难点。以贵阳市陈亮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为例,围绕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的目标,对上游片区、管网、排口、支流及河道本体进行充分摸底排查。围绕工程近远期目标形成含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景观、水智慧、水经济的“七位一体”综合治理方案,项目实施完成后,考核断面主要水质指标年均值达到地表Ⅲ类。  相似文献   
38.
高焱哲 《珠江水运》2023,(10):111-113
河段等综合整治前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本区域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以及本区域当前存在影响的管线位置以及安全使用需求等。其中前者即自然环境的变化相对较小,而后者即管线的位置以及管线正常使用安全需求对综合整治工作的影响更大。整治工作开始前必须对本区域的管线位置以及管线当前实际情况进行整体性有效的测量,明确其位置以及使用情况,根据实际测量的结果能够确定更为科学安全的整治计划。本文以流溪河支流-沙坑涌高桥西路至石湖收费站流域为例,明确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9.
<正>"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海河、淮河、辽河、黄河中上游等11个流域的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的投资,总额将达2 565亿元。中国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上透露,根据各省、市、自治区项目前期准备情况以及治理工程对污染物的削减作用和对水体  相似文献   
40.
陈永林 《中国电动车》2013,(11):146-149
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流域生态补偿的地理学理论基础,明确了流域生态补偿的几个关键问题,并找出了地理学与流域生态补偿的几个关联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