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3篇
  免费   156篇
公路运输   1023篇
综合类   794篇
水路运输   1023篇
铁路运输   664篇
综合运输   13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双喇叭形立交占地面积少,桥梁规模小,工程规模较小,在小交通量十字交叉高速互通立交选型中有明显优势。区别于有收费站立交,无收费站双喇叭立交交通流均为连续流,交织段长度取值没有明确参考依据。针对无收费站双喇叭立交交织段长度取值问题,以2007版及2017版《公路通行能力手册》为计算依据,利用交织区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对净交织长度进行了反算。以饱和度和交织区车流密度作为控制指标,得出结论:交织区匝道自由流速度在40~60km/h时,在满足四级服务水平最大负荷交通总流量前提下,推荐最小交织段长度为140~200m。  相似文献   
992.
以某高陡边坡道路为研究对象,根据地质地形条件提出了道路扩建及相应的支挡方案,并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h型双排桩在路基支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路面最大沉降为20 mm,桩顶最大水平位移为12.7 mm,前排桩和后排桩最大弯矩分别为470 kN·m和1 808 kN·m,路基边坡的安全稳定性系数为1.5,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93.
斜拉桥索塔的拉索锚固区其构造及受力复杂,对结构安全影响很大,常规的力学分析难以反映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采用实体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可以分析拉索锚固区实际的应力状态。通过分析可知,由于该局部应力比较复杂,此处在设计时应该相对保守,安全储备是加大,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桥梁的安全。  相似文献   
994.
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冻害一直是困扰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的核心问题.针对兰新铁路西段路基冻害严重的问题,探讨不同工程措施对路基冻融循环过程中含水率变化的影响,以及含水率对路基冻结深度及冻胀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季节性冻结对兰新铁路西段路基含水率影响的范围在0.4~0.8m,影响深度有限;"隔一挖一"、"隔三挖一"等工程...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城市连续隧道交织区分析主线交织车辆换道点选择行为,以实地采集的车行轨迹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主线车辆换道点选择行为特征及影响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而后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与随机森林模型进行换道点选择行为决策建模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主线交织车辆换道点选择的主要因素为目标车辆状态以及本车道的后车状态,且经特征筛选之后建立换道决策模型的精度更高,其中支持向量机模型可以较好的刻画换道行为,模型的预测精度不低于85%。研究成果有助于在仿真模型中更准确描述换道点选择行为,同时为城市连续隧道交织区的优化和辅助驾驶策略制定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96.
Mendelsohn设计MD(υ,k,λ)是一个对子(X,P),其中X为υ元素,P是X的一个循环k元组的集合,使得X上任意由两不同元构成的有序对恰出现在P的λ个区组中。若存在(X,P)到(X,P^1)同构映射,则称MD(υ,k,λ)=(X,P)为自反的。本文利用差和轨道的方法证明了SCMD(36t,9,1),(其中t为正整数)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997.
锯齿形公交优先进口道的设置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减少公交延误,发挥锯齿形公交优先进口道作用,分析了公交优先进口道的工作流程、车辆到达流量、通行能力、预信号区使用条件,提出了将锯齿形公交优先进口道车辆到达流量与通行能力匹配的优化模型与设置方法,建立了锯齿形公交优先进口道设置适宜的交通条件,提出了进口道主信号与预信号协调配时,与车辆流量适宜的候驶区长度确定的方法,计算了公交优先进口道设置前后公交车辆与社会车辆的延误。发现给定条件的城市主干道公交进口道优先可以使公交车的平均延误减少3.7S,社会车辆平均延误增加1.4S,所有乘客平均延误减少2.4S。  相似文献   
998.
在城市快速路匝道合流区,驾驶任务难度主要来自于车辆与其周边车辆之间的动态交互,目前对这种交互行为的特征和机理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基于从无人机视频中提取的高精度车辆轨迹数据,提取出表征车辆交互行为的指标TTC和GAP,并结合速度、加速度、车道位置等其他指标,对车辆的交互过程加以刻画,从中获得了大量交互行为实例,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9种典型的车辆交互行为模式。通过分析各模式特征发现:即使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车辆交互行为模式也可能存在差异,这表明交互行为不仅与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时空距离、速度状态等环境因素有关,还与驾驶人的应对能力、动机及风险意识等认知心理有关;另外,不同的交互模式面临的风险不同,并且该风险既可能是周边车辆行为发生改变而被迫卷入,也可能是驾驶人自身主动寻求的结果;9种不同类型的交互行为模式,构成了驾驶人自行感知的4种风险状态互相转换的具体实现形式;在驾驶过程中,驾驶人努力寻找契机并选择某种交互行为模式在各个风险状态之间来回切换,并非仅由心理压力较大的危险态向压力较小的自由态转换,也会发生反向转换,前者主要由降低事故风险和减少认知努力的动机驱动,后者旨在追求行车效率,但同时驾驶人会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以对抗风险的增加,这充分反映了驾驶人试图在行车效率、事故风险与认知努力三方面取得平衡。研究成果对深化理解驾驶行为及其背后的决策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以黄土地区西安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依托,通过FLAC软件建立模型,模拟分析深基坑围护桩桩体水平位移特性、地表沉降规律和钢支撑轴力变化规律.实际监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车站深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联合围护形式有效限制围护桩桩体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钢支撑的及时架设能够明显限制深基坑变形,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探究天津港南疆港区N5区半圆型防波堤耐久性,通过现场勘查半圆型防波堤破损状态、力学性能检测、孔溶液pH值检测、芯样氯离子含量检测以及混凝土断面微结构SEM分析等手段,结论如下:(1)浪溅区芯样抗压强度、混凝土孔溶液pH均小于潮差区;(2)潮差区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大于浪溅区,预估潮差区、浪溅区剩余服役年限分别为32 a、30 a;(3)断面微结构密实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试验室龄期180 d混凝土、潮差区混凝土、浪溅区混凝土。上述研究结论为海洋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长期服役过程中劣化原因提供了理论分析以及为类似工程施工设计、质量控制提供指导性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