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01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70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介绍了城市立交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形式与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立交排水系统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厦门成功大道下穿立交排水设计中,通过设计优化,将调蓄池与泵站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系统的调蓄功能。  相似文献   
132.
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两座排水泵站的改造实践为例,说明泵站改造不能仅局限于满足市政排水设施功能,而应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可根据泵站功能类型设定不同的提升获得感目标。雨水泵站运行时间有限,可结合周边地块需求及泵站实际情况,将封闭的市政设施改造成开放共享的泵站公园。污水泵站一般需全年运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危险性(如臭气等),可不考虑开放,但应从周边居民嗅觉、视觉等感官度提升方面着手,尽可能消除邻避效应。  相似文献   
133.
地道雨水的积水问题是城市积水问题的主要成因之一。对其汇聚的雨水进行收集和排放的最理想方式是在合理的可征用土地范围内建造单独使用功能的地道雨水泵站,并同时在周边寻找到可以有效收纳其排放雨水的相关河道。本工程的实施为当地新建快速路下穿涵洞的雨水及其周边地下水提供了为其服务的雨水地道泵站的建设思路。同时其泵站庭院内部各类给排水管线的实施及其上下游出路的选择也是本工程值得借鉴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4.
该文针对多种约束性条件下的大型泵站前池流态,通过建立紊流不可压缩流体的速度场模型及多方案的水力模型,运用有限体积法计算并分析了增设导流锥、导流墩对前池及吸水池流场的改善情况。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表明,增加导流锥后,喇叭口下方水泵进水偏流角一般均小于4°,对改善进泵偏流效果显著;事故工况时,单侧吸水池的水泵平均流量偏差比由26.89%降低至13.26%,吸水管附近水流比较平顺、均匀。水力模型试验表明,泵站前池的八字形导流墩方案可有效地消除存在的大范围回流区和斜向流,并通过调整配水孔口的分流比加强导流作用;导流墩整流方案配水渠至前池末端最大水位落差为0.020m,满足设计方所提出的水力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5.
引水工程泵站取水戽头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引水工程泵产上的戽斗之水下岩基的整备(爆破、清基与整平)以及戽头结构的安设就位(滑移、浮运与沉放)。  相似文献   
136.
常熟枢纽泵站具有大流量,低扬程,开机少,双向抽水的特点。该站兴建时国内尚缺乏建设此类泵站的经验。本文介绍了立轴开敞式水泵和矩形双向流道在该站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7.
根据输油管道密闭输送的工艺要求,本文提出了用模糊神经网络实现对输油泵站压强的自动控制,用模糊神经网络设计控制器,采用BP算法,离线训练网络春记忆控制规则。  相似文献   
138.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某污水泵站沉井事故的处理及解决方案,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9.
通过总结上海市杨浦区三条主干河道在防汛排涝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总结出泵闸联动的五大原则,并提出在应急防汛排水过程中,将沿河防汛泵站进行分级开泵。在保证河道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市政防汛设施的排水功效,保障市区安全度汛。  相似文献   
140.
该文结合工程实例,简述了大型平板钢闸门在世博会园区白莲泾泵闸工程中的制作、安装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