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259篇
综合类   143篇
水路运输   244篇
铁路运输   61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1.
陈晓芳  黄超  刘方 《公路》2005,(5):194-196
针对桩基钢护筒的防腐要求.介绍在施工中采取严格的过程控制措施.保证防腐涂层的质量。  相似文献   
512.
513.
将隧道和桩孔简化为厚壁圆筒, 基于三剪强度准则和双线性强化模型, 考虑材料的应变强化和中间主应力效应, 推导了厚壁圆筒在均匀内外压作用下的弹塑性极限解, 并给出恒定外压条件下塑性区半径与内压的关系式, 分析了强化模量系数、半径比、中间主应力与材料强度拉压异性对厚壁圆筒弹塑性极限解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所得弹塑性极限解克服了Tresca屈服准则与Mises屈服准则未考虑拉压异性, Tresca屈服准则与Mohr-Coulomb屈服准则未考虑中间主应力与双剪强度理论极限解存在滑移面突变现象的不足; 弹塑性极限解均随半径比与中间主应力影响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随拉压强度比的增大而减小, 外压对极限内压的影响程度随着拉压强度比的增大而减小; 当强化模量系数为0.1、半径比为2时, 考虑强化效应的塑性极限内压比不考虑时相对增大10%以上, 随着半径比增大到4, 塑性极限内压比不考虑强化效应时相对增大38%以上, 强化效应影响更加明显, 故对于存在应变强化效应的材料, 采用双线性强化模型的分析结果更接近工程实际; 当不考虑中间主应力与应变强化时, 土体的极限扩孔压力弹塑性极限解与Vesic解相差在0.02%以内, 当考虑了土体的中间主应力和应变强化效应后, 塑性区半径与内半径比为10时, 弹塑性极限解分别是Vesic解的1.06、1.81倍, 因此, 基于Vesic解的极限扩孔压力过于保守。   相似文献   
514.
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阐述了陡岩处冲孔灌注桩成孔施工的特殊性,并针对施工中的难点提出了解决措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15.
田娟 《重型汽车》2007,(1):14-15
1搅拌筒构造搅拌筒是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关键部件,外部结构分为前锥、中节、后锥、封头、导轨等;其内部结构是由两条相互交错180°的螺旋叶片组成,叶片高度控制在400~500mm之间。在搅拌筒的筒口部位,沿着两条螺旋叶片的内边缘焊接着一段进料导筒。主要结构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516.
张晓妮 《中外公路》2006,26(3):215-218
为计算深埋圆形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基于统一强度理论,考虑了拉压模量不等导得了受外压作用厚壁圆筒弹性极限承载力和塑性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讨论了统一强度参数b、反映拉压模量不等的参数λ、拉压强度比α等的影响,工程实例表明该公式具有通用性且精度较高,可用于深埋圆形管道如圆管涵、圆形隧道衬砌、圆形沉井的计算。  相似文献   
517.
结合苏通大桥钢护筒的施工,前方交会法作为有效的放样与检测钢护筒中心位置的方法之一,在钢护筒的施工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钢护筒中心设计位置一定的情况下,就如何选择加密控制点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加密控制点精度的要求、交会图形、如何保证钢护筒中心的精确定位等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18.
采用模型试验分析了沉入式圆筒结构在倾覆过程中土与筒壁间摩阻力调整机理,并基于试验资料建立了土与筒壁间坚向应力的数学表达式,同时利用已建立的有关公式求解圆筒结构的变位。  相似文献   
519.
5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