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56篇
综合类   28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30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白果坝双连拱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恩施至利川段X10标段白果坝1#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总结出曲中墙型双连拱隧道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关键施工技术,以及如何安全转换主洞开挖过程中中隔墙的受力体系、解决浅埋偏压段下沉和渗漏水问题。  相似文献   
32.
郑凯  刘保国 《隧道建设》2006,26(2):53-56,60
围岩变形特性综合反映了开挖引起围岩形态的变化,是判断地下工程稳定状态最直观的依据,因此新奥法的实施贯穿了变形监测和监测资料的反馈分析。结合一定的工程背景,探讨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修建大跨度双连拱隧道中监控量测技术的运用,并总结出一定的经验,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33.
众所周知,双连拱隧道施工工序繁多,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过程中中隔墙的受力体系不断变化,如何确保中隔墙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施工过程中中隔墙受力的安全性,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每位工程师都普遍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此,结合工程实践从设计施工和监控等方面对双连拱隧道中隔墙的受力演变过程进行了充分论证,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指导以后类似环境条件下双连拱隧道的设计施工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4.
以宜万铁路赵家岭隧道四线双连拱段新奥法施工为背景,对采用中导先行,中隔墙混凝土跟进浇筑作业,两侧正洞先右后左台阶法掘进的科学有效方法简要进行论述,并在施工前对施工阶段中的中隔墙及衬砌结构受力进行科学综合分析,为连拱隧道施工提供安全可靠的受力参数。实践证明,新奥法是一套适合铁路双连拱隧道施工安全、快速、经济、高质量的技术。  相似文献   
35.
《铁道建筑技术》2009,(5):I0015-I0015
南京城市快速内环东线九华山隧道工程,是我国在穿越地面道路、山体断裂破碎带、明代古城墙、人防工程、玄武湖底以及既有隧道等工程地质和周边环境复杂条件下修建水下隧道。暗挖隧道长445m,采用双连拱结构,隧道开挖最大宽度为32.5m、高度10.33m,施工工期只有一年时间,施工难度大,项目部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实现了大跨度双连拱隧道平均月成洞40m快速施工技术的突破,安全、优质、快速地完成了该工程的施工任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6.
浏醴高速公路双井隧道是全线唯一一座双连拱隧道,是全线重点、难点工程,也是控制性工程.中隔墙是双连拱隧道的主要结构体,主要结合双井隧道的特点及现场施工情况,重点通过对隧道的中隔墙设计、施工方案优化及中隔墙施工过程控制,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中隔墙施工质量,加快隧道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37.
以某双连拱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建立连拱隧道结构及围岩分析模型,重点研究在偏压荷载条件下连拱结构的应力分布特点,并研究了不同围岩类型及地质条件对结构应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在粉煤灰地层中修建隧道往往会因其承载力低、受压沉降大等特点产生施工安全隐患,为防止拱顶产生过大沉降,在实际施工之前往往进行可靠的超前支护.本文以穿越粉煤灰地带的盐坪坝大断面双连拱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不同超前支护方式下围岩的变形特征,研究各种超前支护方式对围岩的变形控制效果,最终比选出粉煤灰地层条件下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最合理的超前支护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前锚杆或者超前小导管作用下,隧道洞周水平位移呈现拱腰>拱肩>拱脚的变形规律,隧道竖向位移呈现拱顶>拱肩>拱底的变形规律,同时隧道变形主要以竖向变形为主.同时在4.5 m长、120°范围下的超前小导管支护下,左洞隧道拱顶沉降仅为8.73 mm,拱腰收敛仅为1.01 mm,相对来说支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9.
双连拱隧道因地质条件差、浅埋、高跨比小等特点.在开挖过程中存在洞室围岩失稳变形破坏的隐患.因此,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和施工过程的监控最测尤为重要.长春一延吉高速公路于木匠沟双连拱隧道采用侧壁导洞先贯通的施工方法.先贯通的侧壁导洞既可以作为运输通道又可以对围岩进行超前探测.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围岩收敛、围岩内位移、地表下沉等监控量测.及时指导设计变更和支护,确保了隧道的安全、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40.
在综合分析当前连拱隧道发展的基础上,以邵(阳)怀(化)高速公路中洞口塘双连拱隧道工程为背景,以解决在地形偏压和施工偏压的条件下连拱隧道力学行为为出发点,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成果,研究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和变形情况等问题。结果表明,在地形和施工偏压的双重作用下,连拱隧道左右洞变形具有不对称性;施工结束后中墙仍然要承受一定的弯矩;在施工过程中连拱隧道左右洞具有非常大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