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19篇
水路运输   64篇
铁路运输   13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根据船舶航行气象数据和主机系统在额定工况下的热量衡算,在晃振平台上测试平均孔径为12.205nm的硅胶和复合吸附剂(70%硅胶+30%氯化钙)的水蒸气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取水量.结果表明:晃振不影响硅胶和复合吸附剂吸附水蒸气的性能,制备水都能达到GB5749-2006的指标要求,硅胶吸附取水的水质较好;复合吸附剂在相对湿度较小区域的吸附量较大,但制备淡水稍有咸味、硬度也较高.中孔以上的硅胶可作为船舶吸附取水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92.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6):124-124
<正>日前,引滦明渠尔王庄防洪闸全部关闭,历时一周的引滦补水改善海河新开河水环境工作圆满结束。此次引滦调水1 000万m3补充海河,有效改善海河及市区水生态环境。新开河作为天津市主要排  相似文献   
93.
陈启伟 《隧道建设》2011,31(1):130-137
为解决地层条件复杂、黏土含量极大的地质特点下泥水盾构施工中的泥和水能得到有效分离的问题,通过台山核电站取水隧洞工程泥水处理技术的设计实例,分析泥浆指标的管理和泥水处理的布局及流程,重点研究泥水处理系统的分离过程、浓缩过程及压滤过程的设计方案,总结出以下几个结论:泥水处理技术达到弃浆“零排放”标准的设计流程;浓缩机在泥水处理从分离过程到压滤过程中的作用;泥水处理技术在黏土地层中的成功应用,对类似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
95.
洛阳市洛南新区,规划面积约71.3km2。城市排水采用管道+明渠形式,其中的一条明渠需穿越焦枝铁路和洛界高速公路。该文阐述了排水明渠下穿高速公路设计方案选择,隧道设计与施工步骤流程,以及施工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6.
97.
98.
《水道港口》2017,(2):120-125
漂浮物体在取水口附近入水后可能会下潜至涵道,为数值研究其入水-下潜过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中的VOF法,并结合动网格方法,首先构建了不同密度圆柱体的自由入水以及出水过程,验证了物体出入水过程造成的射流、入水深度及物体速度变化;其次结合二维明渠的取水过程模拟了不同初始动量条件下圆柱体的入水-下潜过程。结果表明:文章建立的入水-出水数值模型可很好地刻画二维圆柱体入水及出水的具体过程,且初始动量大小是圆柱体在入水后能否下潜至取水涵道的关键因素,数值结果为判断取水口附近物体入水后的下潜风险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99.
针对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施工明渠临时通航问题,基于数学模型及实船试验,研究施工明渠局部疏浚淤积后船舶临时通航的水流条件及船舶试航情况。数学模型模拟了施工明渠局部清淤形成的临时航道的水深及流速,均满足船舶安全航行要求。不同吨级船舶装载及空载条件下,试验的实船可安全上下行通过龙溪口施工明渠临时航道,为枢纽建设过程临时航道通航范围及尺度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
滨海电站的取水设施是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取水方案设计关系到电厂投资和安全运行.通过物理模型试验,从电站取水对港内船舶安全影响角度对取水方案给出评价.试验模拟了不同取水布置方案下港内的流场变化,测试了航道与港池的流速分布以及失去动力的船舶处于不同位置时所受的水流力大小.试验结果表明:各取水方案对港池内流场影响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